五是有利于企业党风廉政建设。风清气正的内部环境是企业发展的必要条件,企业民主管理制度的建立,让职工参与企业运行的关键环节,触及企业管理的敏感区域,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职工的监督权力,形成强有力的纠错机制,促进企业依法经营和管理者的廉洁从业。
二、新形势下企业民主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众多企业在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创造和发展了以职工代表大会为基本形式的职工民主管理制度和民主监督制度,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职工的民主权利,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也不可否认,部分企业民主管理工作中还有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笔者就部分国有企业民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谈一下自己的浅见。
一是管理形式流于“唱老调”。随着企业改革改制的不断深入,民主管理的范围不断扩大,内容不断拓展,需求不断增多,而民主管理形式没有与时俱进,对职工群众来说只是“老调长谈”、“滚动播放”,形成了“年年如此、事事如此”的印象,根本没有吸引力,难以调动群众积极性,严重制约了民主管理的效果。在新时期,如何及时准确地向公众传达信息?如何更快捷地帮助职工处理困难,如何准确把脉员工的思想动态?要解决这些问题,企业民主管理必须“老歌新唱”、与时俱进。
二是诉求渠道犹如“独木桥”。现代企业用工形式的多元化已成定局,企业职工队伍结构的巨大变化、员工素质的极大提高,对民主管理工作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但职工的民主诉求渠道却还停留在原始状态,有的基层单位甚至连意见箱都没有设置,职工群众有话无处说,与领导干部的沟通如过“独木桥”,难上加难。员工的意见和建议长期积累,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导致许多员工对企业实行民主管理由不满到失望,最后变得麻木,造成了员工的民主意识越来越淡薄。
三是基本制度变成“走过场”。在我国,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企业民主管理的基本制度,但是一些企业在体制的创新中忽视了这项传统制度,使之流于形式。职代会成了“举手会”、“一揽子会”,员工代表提案有去无回、变成了“无果花”,厂务公开“犹抱琵琶半遮面”。很多组织、领导没有充分认识到职代会的重要意义,认为会开过就行了,至于怎么开、什么效果根本不关心,,职代会俨然成了最大的“形式会”。民主管理中最直接、最有效、影响力最大的一种方式如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要提升民主管理质量,就必须坚决摒弃那些形式主义。
四是目标效果出现“两张皮”。民主管理的制度再好,如果没有落到实处也是形同虚设。一些企业在创新民主管理工作中,目标制定的如“光鲜亮丽”的待嫁新娘、过程也执行的轰轰烈烈,可结果却成了“鸡肋”,员工群众没有从中得到实惠,民主管理变成了”纸上谈兵”。监督不力、监督缺位成为造成这种现象的最酷祸首,因此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机制,对于落实民主管理制度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