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氯化镁”生产基地·青海省格尔木市察尔汗盐湖欢迎您!      全国统一销售热线:400·887·6363
 扫一扫 手机站
全部产品分类
 资讯中心
    
从赛场突破到民生实效 ——青海“科创”赋能城市“智”变升级
来源:青海镁业 | 作者:qhgem | 发布时间: 2025-10-30 | 48 次浏览 | 分享到:

  以往,在很多人的刻板印象中,青海虽然自然资源富集,但是在科技赋能产业发展,促进社会进步方面,做得还比较欠缺。然而,我们欣喜地看到,近些年来,有越来越多的青海企业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着力于科学技术的开发,科技对于提高青海产品附加值,助力社会管理,提高群众幸福感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从灾情发生时能秒级定位附近医疗、消防、避难场所的智慧应急指挥平台,到能把枸杞的烘干成本降低近九成的互补清洁能源智能化烘干系统,再到除臭率达98%以上的公共卫生间智能除臭杀菌系统……众多创新性强、落地效果显著的科技创新项目,赋能产业、民生与社会管理,它们以“科创+”填补产业空白、重构价值链、优化公共服务,正在为青海高质量发展写下有力注脚。

  填补产业空白,激活细分领域新动能

  在青海,部分产业领域曾因技术短板长期处于“空白地带”,而科技创新无疑是“破局”的重要引擎。

  海北沂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立足生物产业,以突破性核心技术填补关键空白,为青海细分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2024年8月,依托山东省临沂市援青干部招商引资资源,结合中山大学水生动物营养调控与健康养殖实验室科研成果转化成立的海北沂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正式入驻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金滩乡。这一落地,直接填补了青海省在微藻生物科技领域的空白。公司专注于雨生红球藻养殖、虾青素活性物质提取与纯化,目前已建成4800平方米养殖场地,年提取藻粉量60吨,培育出专为青海气候定制的雨生红球藻、虾青素丝状绿藻等藻类品种。

  “青海夏季比内地每天多2小时光照,且气候干燥、温度适宜,是雨生红球藻生长的‘天然温室’。”公司负责人夏明武介绍,经过一年多的养殖实验,目前基地养殖约6吨雨生红球藻,提取虾青素约500公斤,虽仍处于设备安装完善阶段,但已委托广东代加工厂成功产出化妆品套盒及配套面膜产品,另有沙棘虾青素凝胶糖果、口服液等几款产品正在备案中,预计入市后一年的经济效益可达1200万元。

  技术背后,是强大的科研支撑。公司合作的中山大学研发团队近5年来发表SCI论文75篇,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项目20余项,获海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目前有20人的团队为微藻养殖与虾青素提取提供了全流程技术指导。

  更值得关注的是,企业在发展中主动与金滩乡6个村签订租赁协议及联农带农协议,累计帮扶金滩乡241户农牧民发展,发放综合效益分红90余万元,带动当地就业350余人次,实现了“技术落地”与“民生增收”的双向奔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