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成立的青海愿尔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正是带着这套核心技术成为省级科技型企业,以“公共卫生间智能除臭杀菌空间净化系统”为切入点,破解公厕“异味、细菌”难题,还在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青海赛区中斩获三等奖,成为科技赋能“厕所革命”的典型代表。
郝兴忠介绍,系统独创的坑位源头内吸法,能像“吸尘器”一样从蹲坑源头直接吸走臭气和病菌,再通过中效过滤、臭氧群、光触媒、光氢离子、负氧离子五重净化工艺深度处理;更智能的是,搭配的雷达感应装置会在有人进入时自动启动,人员离开后自动待机,形成“感应触发—靶向净化—实时监测”闭环,最终实现98%以上的除臭率、超96.7%的杀菌率,日均能耗仅为传统设备的30%。
尖扎县神箭路公厕曾是当地臭味“老大难”,2024年改造时,郝兴忠团队根据人流规律调整厕位比例,加装智能感应雷达和高位吸风口。如今,这里一尘不染,与之前大不相同。“现在靠系统实时调控,工作量减了一半,环境反而更干净!”管理员的话,道出了技术给基层工作带来的真实改变。
截至2025年8月,该系统已在青海、甘肃60座公厕落地,实现营收867万元,用户反馈好评如潮。四川游客王先生在尖扎县滨河公园公厕体验后,特意在留言本上写道:“没想到高原小城的公厕这么智能。”坐轮椅的外地游客则为无障碍设施点赞,称“这里的细节让我感受到了被尊重的温暖”。在采访中郝兴忠表示,企业还制定了清晰的发展规划,未来希望成为全国公共卫生间智能净化领域的头部企业。“我们做的不是‘高大上’的项目,是老百姓天天能用到的‘民生工程’。公厕不是‘脏乱差’的代名词,我们想让更多人用上干净、舒适的公厕,让‘厕所革命’真正惠及每一个人。”
赛事平台,聚焦科技发展新动能
前不久,由青海省科技厅联合青海省教育厅、共青团青海省委等部门共同主办的第十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青海赛区暨第十一届青海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正式启动。大赛由青海省创业发展孵化器有限公司、西宁市科技局等单位承办。
本届大赛以“因创而聚,向新同行”为主题,聚焦高科技发展与新质生产力培育,积极构建“政、产、学、研、用、金、服”多元对接平台。为扩大影响,省科技厅组织开展多轮宣讲培训和精准辅导,广泛动员各类主体参与,共吸引122家企业报名。
这次双创大赛企业组参赛项目涵盖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等多个领域。从大棚里的雨生红球藻,到城市上空的应急“安全网”;从枸杞基地的烘干房,到城市公园的智慧公厕,大赛平台涌现不少创业企业的创新实践,照亮了青海科技创新的“落地路径”,把实验室里的技术,变成了牧民增收的“钥匙”、产业转型的“引擎”、民生幸福的“底色”。这些科技突破,或许没有那么“耀眼”,却实实在在地改变着青海的模样,为青海高质量发展给出了生动的“科创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