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事业成败,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作风。党的作风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推进自我革命的关键环节和内生动力。青海省委十四届九次全会将作风建设摆在现代化新青海建设的战略高度进行系统部署,要求全省党员干部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大局意识、凝聚奋进力量,践行“懂感恩、有情怀、重实干”的作风要求。围绕全会精神,本报邀请中共青海省委党校新时代党的建设研究中心组织撰写了一组理论文章,从理论实践结合角度系统阐述作风建设的重要意义与实践路径,现予刊发,以飨读者。
锻造懂感恩、有情怀、重实干的高素质青海干部队伍
张慧芝
在青海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省委十四届九次全会聚焦作风建设这一永恒课题,旗帜鲜明地提出“把懂感恩、有情怀、重实干融进血脉”这一重要要求,充分体现了省委对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的深入践行和对青海使命担当的深刻把握。党员干部当牢牢把握并切实践行“懂感恩、有情怀、重实干”的目标要求,为打造现代化新青海贡献更大力量。一、常怀感恩之心,以如磐信仰筑牢忠诚根基
懂感恩,当在感恩嘱托中点燃“奋斗引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亲临青海考察、两次参加全国人大青海代表团审议,聚焦青海工作发表重要讲话,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现代化新青海建设明确了总方向、总目标、总任务。干部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将全部心思和精力投入到干事创业,全力以赴推进习近平总书记为青海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用实实在在的发展成果回报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关心厚爱。
懂感恩,当在感恩组织中树牢“政治忠诚”。每一位干部的成长,无不浸润着组织的精心培育与信任。这份感恩,必须转化为对党的无限忠诚、对事业的坚定信念,深刻认识到手中的权力与所处的岗位“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用的,只能用来为民谋利”。务必时刻绷紧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之弦,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在青海不折不扣落地生根。
懂感恩,当在感恩人民中纠治“顽瘴痼疾”。“党性为魂、人民为本”。身为党员干部,须时刻铭记“人民是共产党人的衣食父母,共产党人是人民的勤务员”,永葆对人民的赤子之心。全会充分彰显了省委执纪执法为民、纠风治乱为民、实干兴业为民的坚定决心,我们要真正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老百姓的获得感更强、幸福感更浓、安全感更足。
二、永葆家国情怀,以忧民之心践行“国之大者”
有情怀,要体现在对高质量发展的担当精神上。青海作为青藏高原的核心区域,生态地位特殊,发展任务艰巨。干部需胸怀大局观,自觉将青海发展置于国家战略中谋划。要聚焦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四地”目标,推动产业提质升级,将资源能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