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者是生产力中最活跃、最具有创造性的因素,居于主体地位。主体的精神状态、素质能力、作风形象直接决定着生产力发展的高度、效率与效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海实践,对新时代青海干部的精神状态、思想观念、素质能力、作风形象都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青海是高海拔地区,发展条件相对艰苦,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没有“缺氧不缺精神”的昂扬斗志,没有“艰苦不怕吃苦”的扎实作风,难以肩负起建设现代化新青海的时代重任。唯有依靠扎实过硬的作风,才能推动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重大要求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地生根、入脑入心;才能将习近平总书记为现代化新青海擘画的宏伟蓝图化为行动,将殷殷嘱托变为现实;才能精准落实生态保护优先战略,推动绿色产业勃兴,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青海篇章注入磅礴而持久的强大动力。
作风抓实了不仅是推动发展的生产力,更是应对复杂挑战、凝聚各方力量、保障发展行稳致远的“支撑力”。青海肩负着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实现高原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使命,要求青海的发展不能追求短期的、竭泽而渔式的增长,必须是绿色、可持续、高质量的发展。这种发展模式更强调战略定力和历史耐心,尤需持之以恒确保作风支撑力顶得住、撑得稳、落地实。锻造作风支撑力,要发扬实事求是之风,尊重客观规律,不盲目攀比,不急于求成,一张蓝图绘到底;要发扬密切联系群众之风,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要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之风,坚决破除“特殊论”和“补偿心理”,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推动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推动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取得新进展、推动全面从严治党焕发新气象。
实践证明,作风就是力量。只要作风过硬,就能充分激发广大党员干部干事创业激情,形成履职尽责、实干争先的工作格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青海正处在十分重要的发展阶段,新时代的青海干部要自觉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角度,始终将作风建设放在发展生产力、支撑生产力的高度来抓,推动作风建设从“软实力”向“硬实力”跃升,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事业发展打开新局面,把中国式现代化青海实践奋勇推向前进!
“四个进一步认清”砺作风 奋战主战场立新业
朱文伟
省委十四届九次全会指出,“习近平总书记为现代化新青海擘画的宏伟蓝图、明确的奋斗路径,就是锤炼作风、检验作风的主战场”。同时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青海党员干部加强作风建设,“必须准确把握作风建设的内在本质,进一步认清作风建设是重大政治问题、认清抓作风就是抓发展、认清作风问题在青海的特殊表现、认清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行动上的坚定来自于思想上的清醒。只有坚持“四个进一步认清”,从政治高度看待和对待作风问题,才能在端正思想、深化认识中持续转变作风,在锤炼作风、检验作风的主战场上不断建功立业,把习近平总书记为青海擘画的宏伟蓝图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