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氯化镁”生产基地·青海省格尔木市察尔汗盐湖欢迎您!      全国统一销售热线:400·887·6363
 扫一扫 手机站
全部产品分类
 资讯中心
    
擎旗奋进 青海新风
来源:青海镁业 | 作者:qhgem | 发布时间: 2025-09-16 | 48 次浏览 | 分享到:

有情怀,要体现在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的战略定力上。位居“三江源头”,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是青海广大人民的共同期盼。展现为民情怀,就是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找准厚植绿水青山优势、国家公园建设质量提升、生态价值实现的着力点,不断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有情怀,要体现在恪守为民本色上。青海是多民族共同家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重要基石。党员干部要深入基层、心系群众,将推动发展、改善民生作为凝聚人心的关键举措,积极拓展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的有效途径,在办好一件件民生实事中不断巩固民族团结,以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效诠释“人民至上、同心同行”的使命担当。

三、砥砺实干作风,以奋进姿态勇挑时代重任

重实干,要突出实干的劲头与魄力。青海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付出比其他地区更为艰巨的努力。担当组织重托和人民信任,干部必须克服“特殊论”和“补偿心理”,摒弃把条件艰苦当作“躺平”理由的错误思想,焕发“保持实干的劲头、实干的底色、实干的定力”,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在攻坚克难中开拓前进。

重实干,要掌握实干的方法与能力。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理念,树牢正确政绩观,杜绝“急功近利”“盲目蛮干”,按照习近平总书记“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的要求,朝着正确方向、用正确方法推进,特别是要深化经济工作规律性认识,更加强化政策举措,更加优化方式方法,提高工作的前瞻性、有效性、创造性、协调性。

重实干,要追求实干的成效与实绩。实干的效果最终要用发展实绩和人民满意度来衡量。要坚持以作风建设破题开局,将作风转变的成效体现到推动发展的实际成果上。要聚焦省委全会主题主线,树立重实干重实绩的鲜明用人导向,以作风大转变推动发展新成效,真正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作风抓实了就是生产力支撑力

车双柱

省委十四届九次全会提出,事业成败,关键在党,关键在人,关键在作风。优良作风不仅能展示形象,更能凝聚人心、焕发斗志,提振精神、激发动力,形成强大的战斗力、凝聚力和创造力,转化为生产力、支撑力。新时代的青海干部,要深刻理解作风抓实了就是生产力、就是支撑力,切实增强加强作风建设的使命感责任感,以优良作风确保“十四五”规划圆满收官,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奠定坚实基础,以作风大转变奋力开创我省各项事业发展新局面。

生产力是人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能力,支撑力则是维系治理稳定运行、社会和谐稳定、抵御风险挑战的坚实基础。作风,作为党员干部思想、行为、态度的集中反映,其与生产力、支撑力的关联并非外在强加,而是源于深刻的内在辩证逻辑。作风和生产力支撑力看似分属不同范畴,实则血脉相连、休戚与共,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统一性。党的作风正,人民的心气顺,党和人民就能同甘共苦;反之,如果作风涣散、萎靡不振,就很难干成事业。当形式主义泛滥,干部就沉迷于“留痕管理”的表面功夫;当官僚主义盛行,“官本位”思想如同无形的枷锁束缚着创新的手脚;当享乐主义、奢靡之风滋生蔓延,“躺平”“佛系”则成为工作态度,奋斗意志将被逐步销蚀。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党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筑牢作风建设的坚固堤坝,有力保障了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事实证明,好作风就是生产力、就是支撑力。全会提出“作风抓实了就是生产力,就是支撑力”,是在对省情特征深切洞察、把握时代关键基础上提出的深邃判断。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作风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内在动能之间的本质联系,深刻突出了干部的好作风能够调动真抓实干、狠抓落实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深刻表明了干部队伍的精神状态、能力素质和工作作风,直接决定着一个地区发展的速度与质量。因此,作风建设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的重要根基,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变量,更是高质量发展的直接映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