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全力推动“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巩固拓展防沙治沙成果,立足高寒沙区气候寒冷、冬季漫长、返青季节短的挑战,青海以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环青海湖流域为三大核心基点,创新构建起2500公里“点-线-面”复合防护体系,成功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历史性变化。本报今起推出青海全力推进“三北”工程攻坚战系列报道,立体式呈现青海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取得的成果、积累的经验,全景式展现高寒沙区防护体系的构建实效。
  从河湟谷地到青海湖流域,从共和盆地到柴达木盆地,“绿进沙退”成为青海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的生动注脚。从漫漫黄沙的不毛之地到绿野盈洲的生机之地,“三北”工程成果正转化为民生福祉、发展财富,生态保护实现从量到质的阶梯式跃进。
  青海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我国第四大沙区和“三北”工程重点省区。自1978年启动“三北”工程以来,青海相继完成五期建设任务。当前,正值“三北”六期工程建设期,也是巩固拓展防沙治沙成果的关键期,青海以决战决胜的姿态,坚决打好打赢“三北”工程攻坚战。
  全面冲刺 年度治沙任务
  每年秋季,是青海推进防沙治沙的关键节点,在流动沙丘上铺设草方格或枝条沙障,为来年绿化抢抓进度。9月25日,2025年青海省“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秋季会战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和格尔木市、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同步启动。
  在青海,海西州境内的沙化面积广、治理难度大,承担着全省80%的沙化土地治理任务,是全省防沙治沙和“三北”工程的主战场。2025年,海西州治理任务涉及全州7个地区15个重点项目。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农林生态分公司的中标区域在都兰县香日德河流域。现场,工人们铺设压置的草方格整齐排列,先期固定了沙丘的流动。企业负责人说,作为参与青海“三北”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的首家央企,进场30余名管理人员和600余名劳务人员、40余台(套)施工机械,奋斗在战沙一线。
  近年来,“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的效果、效益显而易见,沙漠变“绿洲”从理想照进现实,是一代又一代人用艰苦卓绝写就在青海大地的绿色答卷。
  省林业和草原局生态保护修复处处长马建平介绍,针对“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利用季节优势压茬推进任务进度,以治理手段创新为突破点,按照“点、线、面”相结合,“锁边、固源、巩固”同发力的治理路径,实施“2+1+12+N”防治策略,在柴达木盆地、共和盆地推进防沙治沙重点任务,2025年的任务正在全面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