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汇聚人才,人才牵引项目。积极实施科技计划,支持省级科研经费3000万元,实施“盐湖老卤制备无水氯化镁关键技术”“盐湖无水氯化镁电解关键技术研究应用”等“揭榜挂帅”制项目,成功突破氯化镁脱水这一世界性难题。实施“昆仑英才”行动计划“高端创新创业人才”“乡村振兴人才”“高层次文化人才”等9个专项,培养引进820名高层次人才、45个团队。整合举办传承“两弹一星”精神中国青年英才论坛和第五届“智汇三江源·助力新青海”人才项目洽谈会,成功对接绿色算力、生态环境、能源资源、教育卫生等9个方面人才项目600个,柔性引进急需紧缺人才1499名,在人才层次、项目含金量上取得新突破,在招才引智、成果转化率上获得新进展。
厚植沃土留住人才
优化生态激发活力
如何让更多人才扎得下根、沉得下心、弯得下腰,真正把心思用在新青海建设上?这需要给予人才成长的肥沃土壤和发挥作用、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
重视培养人才、团结人才、引领人才、成就人才。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专家人才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高质量承办中央组织部青年英才研修班,70名国家重大人才计划青年项目入选者参加研修。组织专家开展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的战略研究,群策群力撰写建言咨政文章,《关于建设青藏高原清洁能源储能技术示范平台的建议》《基于层次分析法对青海工业绿色发展水平研究的建议》等文稿先后17次得到省领导批示肯定。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协调争取内地9所高校与青海理工学院、青海职业技术大学建立支援关系,推动2所大学顺利获批并完成首次招生,打通青海职业教育“中职——高职——本科”衔接贯通的人才培养体系。持续推进青海大学国家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工作,争取到硕博士培养名额35个。加快推进青海高等研究院建设,成功获批12个专项支持高等研究院建设博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并完成招生,实施校企科研联合项目11个。在圣源地毯集团公司、中复神鹰碳纤维西宁有限公司、柴达木综合地质矿产勘查院等3家单位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依托“西部之光”访问学者计划,选派57名中青年人才赴省外访学研修。深化东西部人才协作机制,选派40名中青年人才赴江苏省访学研修。组织开展“京青专家服务活动”,46名京青两地专家深入基层一线,开展技术指导、破解技术难题、培训基层人才。扎实推进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