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项。
此外,还创新开展“双向组团”人才培养工作,首批100名本地教师、医生到东部6省市名校、名医院跟岗学习。着力解决受援医院医生无执业资格问题,培养了一批生力军。
精准汇智服务大局
“量体裁衣”靶向引育
人才引育需要着眼当下,也需立足长远;需要契合当下发展所需,更要积极前瞻谋划未来。
认真落实党管人才原则,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定期了解人才工作情况、研究部署重点任务、强化政策保障支持,确保全省人才工作在落实中央要求、服务“省之大要”上方向不偏、力度不减。
对标中央关于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战略部署,贯彻落实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聚焦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的人才需求,印发实施《青海省推进“一心两区”人才示范区建设工作方案》,统筹布局在西宁市、海东市建设全省人才创新中心,在海西州、海南州建设产业人才集聚区,在海北州、玉树州、果洛州、黄南州建设特色人才汇集区。各市州围绕建设目标,持续推动人才工作与产业、资源、项目深度对接,健全完善人才“引育用留”工作全链条,助力区域人才队伍协调发展,人才竞争优势和区域比较优势逐渐显现。
立足高原资源能源禀赋,因地制宜培育以绿色算力为引领的新质生产力,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大要求的具体实践,是顺应数字化发展大趋势的必然选择,是构建我省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路径。发展绿色算力离不开人才的支撑,积极组建绿色算力人才工作专班,组织专家开展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储备性的战略研究,编制发布《青海省绿色算力重点领域人才需求目录》,从加大人才计划倾斜力度、提供安家保障、畅通职称评审通道等方面研究制定《青海省集聚绿色算力人才的十条措施》,并以“随到随评、动态入选”方式,首次组织实施“绿色算力人才计划”,遴选支持绿色算力领域高层次人才115名、团队2个,为发展绿色算力产业集聚了一批急需紧缺人才。
人才引进是扩大总量、优化结构、解决缺口的有效举措。不断丰富“组团式”校园引才的形式和内容,先后赴北京、山东、云南、重庆等10余个省市举办18场引才活动,尝试开展“直播带岗”活动,累计吸引30余万人次交流互动,直接引进应届毕业生1297名,其中博士172名,分别较2023年增加91.3%、24.6%。为进一步拓宽引才渠道,首次在驻北京、上海、深圳、西安办事机构设立4个招才引智工作站,首次面向全国知名高校青海籍学子招募150余名校园引才“大使”,积极开展人才政策解读和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