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尔汗盐湖是中国最大的钾镁盐矿床,盐湖东西长168公里,南北宽20—40公里,盐层厚约为2—20米,面积5856平方公里,海拔2678米。也是世界上大型盐湖矿床之一,湖中蕴藏着极为丰富的钾、钠、镁、锂、硼、溴、碘等资源,总储量600多亿吨,其中已探明的氯化钾总储量为5亿吨,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97%;氯化镁储量16.5亿吨,氯化锂储量824.6万吨,均占全国首位,氯化钠储量426.2亿吨,可供全世界人食用1000年,察尔汗盐湖是中国发展盐化工业的重要基地。还出产闻名于世的光卤石,它晶莹透亮,十分可爱。伴生着镁、锂、硼、碘等多种矿产,钾、盐资源极为丰富。
又名察尔汗盐池。海拔最低点为2200多米,由达布逊、南霍布逊、北霍布逊、涩聂4个盐湖汇聚而成。格尔木河、素棱果勒河等10多条内陆河注入。由于降水量极少,大量水分通过蒸发流失,形成深厚的盐层,湖内盐盖厚30米左右,最厚处达60米。其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钾、氯化镁,储量达20多亿吨。青藏公路和青藏铁路通过盐湖,路基全是用盐铺成,长32千米,分别被称为万丈盐桥和钢铁彩虹。
“察尔汗”是蒙古语,意为“盐泽”。盐湖地处戈壁瀚海,这里气候炎热干燥,日照时间长,水份蒸发量远远高于降水量。因长期风吹日晒,湖内便形成了高浓度的卤水,逐渐结晶成了盐粒,湖面板结成了厚厚的盐盖,异常坚硬。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盐湖上还有一条长32公里的公路和铁路穿行而过,是一座浮在卤水上的“万丈盐桥”,公路和铁路是格尔木至敦煌公路的一段和青藏铁路的一段。
格尔木蒙古语意为“河流密集的地方”,境内的察尔汗盐湖是世界上最大的盐湖,是我国最大的钾镁盐矿床,各种盐总储量超过600亿吨,钾肥年产量超过400万吨。
察尔汗盐湖是目前已探明的几大内陆盐湖之一。盐湖东西长近200 km,南北宽30 km,海拔2 670~3 000 m。北部被祁连山系及其余脉环绕,南、东为昆仑山系,均是古老变质岩系及早古生代地层。远离山前至盐湖地层由中下更新统的沉积物、洪积、冲积的砂砾岩、粉细砂和粘土等组成。
湖区是典型的高原干旱气候,年平均气温为0~1.4℃,年蒸发量大于降水量100多倍。湖区外围多处分布有早中更新世湖相地层(Q1+2),证明第四纪早期是柴达木古湖的一部分。
察尔汗盐湖地表为干盐滩所覆盖,仅在干旱滩边缘分布着大小不等的9个卤水湖泊。其中达布逊湖面积最大,还在沉积光卤石,其他湖泊主要沉积石盐。干旱滩之下是结构松散的多孔石盐(孔隙度25%~27%),孔隙间充满晶间卤水,潜水位0.05~1.5 m。从全区看,达布逊湖水位是最低的,因此晶间卤水总是缓慢地流动补给。晶间卤水面以下普遍有光卤石、钾石盐等钾盐矿物。湖的南岸受格尔木河三角洲的影响,粉砂、亚粘土沉积物和部分细碎屑层,伸入干盐滩内,与石盐层构成相间的沉积韵律,反映成盐期内湖区气候以干旱为主,但也有间断的潮湿气候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