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氯化镁”生产基地·青海省格尔木市察尔汗盐湖欢迎您!      全国统一销售热线:400·887·6363
 扫一扫 手机站
全部产品分类
 资讯中心
    
中国锂电池的命
来源:青海镁业 | 作者:qhgem | 发布时间: 2022-11-21 | 1502 次浏览 | 分享到:

我们知道化肥主要包含氮磷钾三种重要元素,在当时中国已经能够生产氮肥和磷肥,只有钾肥因为缺乏原料,生产不了。

这封信一路递到了时任政务院政务委员、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李富春的办公桌上。不久以后,在周恩来总理主持的政务院工作会议上,他拿出了这封戈教授的来信。

从此,盐湖调查和开发利用工作被提到了国家的议事日程上,直接促成了1957年中国科学院盐湖科学调查队的成立。

担任这个调查队队长的是柳大纲,中国盐湖化学的奠基人。



1957年国庆节前,一队敞篷卡车穿过彩旗飘扬的街道,驶向柴达木盆地,开启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盐湖科学调查行动。

当时队里很多都是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其中就包括刚刚从大学毕业的郑绵平

到了柴达木一看,有房子,但是没有门窗。大家只能用石头把门堵住,然后在行军床上简单安顿下来。



一天清晨,郑绵平出门散步,碰到了柳大纲,二人边走边聊。

驻地附近连路都没有,就是把盐巴压实,泼上水就是马路。

郑绵平注意到路边每隔20米就有一个浅坑,被阳光一照,亮晶晶的闪着光。

郑绵平蹲下身来,发现浅坑四壁有蚕豆大小的斜方锥晶体,晶莹透明。



他抠下几颗用舌头一舔:“老师,辣的!”

因为盐巴是咸的,辣的盐要么是镁,要么是钾。

他赶紧把晶体递给柳大纲,很快鉴定为一种钾盐矿物——光卤石。

柳大纲立即部署察尔汗湖的坑探和钻探工作。发现很多地方都有光卤石的沉积物,一个个像土豆一样大。



经过调查,他们估算出全湖卤水的氯化钾资源量为1.508亿吨。

为了证明这里的钾盐具备开采价值,他们土法上马,自创了一套钾盐提取办法,用光卤石加上淡水分解生产出了氯化钾。



虽然一开始只有10公斤,但含钾量达到50%,达到工业钾肥的标准,随后在1958年产出钾肥950吨。

在柳大纲等人调查察尔汗盐湖之前,外国专家曾经断言中国没有钾资源,即便有也很贫乏,中国永远不可能生产出钾肥。但是中国人把它找了出来。

直至今日,察尔汗湖的钾盐工业体系依旧是中国最大的钾盐生产基地。察尔汗湖群还是中国最大的可溶性钾盐矿床,实现500万吨钾肥年产量,出产了全国一半以上的钾肥,稳居中国第一,世界第四。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盐湖股份)也因此发展壮大。



几十年来,每一个中国人能吃饱肚子,都要感谢这个基地做出的贡献。

1960年,在北戴河召开了全国第一次盐湖盐矿学术会议,柳大纲做了几个小时的报告,首次指出中国盐湖具有“多、大、富、全”四个特点。

从1951到1957年,中国科学家发现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盐湖至少有1000多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