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氯化镁”生产基地·青海省格尔木市察尔汗盐湖欢迎您!      全国统一销售热线:400·887·6363
 扫一扫 手机站
全部产品分类
 资讯中心
    
中共青海省委“中国这十年·青海” 主题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来源:青海镁业 | 作者:qhgem | 发布时间: 2022-09-01 | 1796 次浏览 | 分享到:

  三是注重打造民族特色品牌。青海多民族融合、多宗教并存、多文化荟萃,56个民族一个不少,是少数民族分布集中的8个省区之一,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近一半,汉族、藏族、回族、撒拉族、土族、蒙古族等民族,就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生活在一起,交往交流交融。我们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着力培育壮大民族特色优势产业,增强吸纳就业能力,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相继创建“全国高原藏毯产业”“全国热贡文化产业”等全国知名品牌示范区,打造“指尖上的青绣”“舌尖上的拉面”等青海民族特色品牌,推动发展成果惠及民生、凝聚人心。

  比如,青海回族、撒拉族等少数民族群众利用其独特的手艺、勤劳的双手,把拉面馆开到全国330多个城市,目前有3万多家,从业人数近20万人,经营性年收入160亿元以上,真正成为青海各族群众的脱贫致富面、民族团结面、小康幸福面。同时,越来越多的拉面人返乡创业,为扩大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仅海东市化隆县,拉面经营者返乡创业开办公司、合作社1500余个,带动当地1.5万户群众从事与拉面产业相关的农业种植、牛羊养殖、加工冷藏、交通物流等产业,实现年产值近10亿元。

  还比如,“青绣”是我省土族盘绣、藏绣、撒拉族刺绣、回族刺绣、河湟刺绣等的总称,是极具民族文化特色的品牌。我们通过设立“青绣”扶贫就业工坊、认定省级刺绣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让古老的“青绣”艺术在新时代焕发生机与活力,“指尖上的青绣”成为青海的新名片。全省共有各级刺绣类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00多人,刺绣经营单位近500家,刺绣行业从业人员约30万,让“绣娘”捧上了艺术的“金饭碗”,过上了幸福的好生活。

  四是注重线上线下结合。发挥对口援青、东西部协作等制度优势,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完善联农带农机制,坚持线上和线下充分结合,积极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持续加强消费扶贫智能专柜、消费扶贫专馆、消费扶贫专区和扶贫网平台建设,建成38个县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357个乡镇服务站、2198个村级服务点,将1600余款高原特色产品免费引入“青品汇”网络展销平台,并在北京、重庆、南京等地建设青海消费帮扶专馆,打响了“净土青海、高原臻品”品牌,开创了“青货出青”新局面,真正让青海成为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

  下一步,我们将坚持生态保护优先与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加力推进特色产业发展,千方百计把青海600万各族群众的事办好办实,在实现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个民族不落、一人不少,让青海老百姓的生活更有品质、更为舒心、更加美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