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吹拂72万平方公里青海大地,晨曦中疾驰的警灯划破静谧,校园闸机“滴”声里孩童扬起纯真笑脸,乡音絮语间邻里纠纷悄然化解。从城市街头流动的藏蓝身影到草原深处坚守的平安岗哨,从社区楼栋里穿梭的“红袖标”到村庄院坝中忙碌的党员先锋队,一个个鲜活场景串联起平安青海的生动图景,让浸润在这片土地上的平安基因,在城乡烟火气中愈发浓郁,在高原清风里愈发鲜明。
  “十四五”以来,青海始终把平安建设、法治建设作为稳疆固藏和维护国家安全稳定的基础性、兜底性工程,深耕基层治理沃土,激活科技赋能引擎,筑牢法治保障根基。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12年稳步上升;人民群众对扫黑除恶工作满意度连续6年高位提升;平安与法治已成为高原大地最温暖的底色、最坚实的保障。
  公共安全筑屏障
  和谐态势持续巩固
  “放学高峰期,请各位家长、同学们注意安全,保持良好秩序,有序离校。”10月20日中午,海东市乐都区公安局无人机飞手王龙久用警用无人机喊话功能,提醒正在放学的学生及接送孩子的家长。警用无人机与地面“护学岗”警力互动、紧密配合,成功构建“空地一体”护校安园立体防控新模式,实现了巡逻维度立体提升,有效弥补了地面巡逻警力视野盲区,进一步筑牢平安校园防线。
  智慧安防让居民生活更安心。西宁市城西区率先推进智慧安防小区建设,在23个老旧小区安装智能门禁、人脸识别、车辆管理系统,实现陌生人预警、消防隐患自动报警等功能。西宁市城西区文汇路街道文亭巷社区居民侯女士说:“以前晚上回家要摸黑找钥匙,现在刷脸就能进门,小区里的摄像头24小时亮着,感觉特别安全。”
  “十四五”以来,青海始终把维护公共安全作为平安建设的核心任务,紧盯群众反映强烈的治安问题,统筹推进扫黑除恶、重点领域整治、风险隐患排查,全省公共安全形势呈现“发案少、秩序好、群众满意”的良好态势,为各族群众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从数据变化看,违法犯罪得到有效遏制。青海公安机关持续深化“昆仑”“云剑”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盗窃、诈骗、寻衅滋事等多发性犯罪,五年来,青海现行命案全部侦破,全省传统刑事案件、治安案件、“八类案件”同比分别下降30.3%、3.4%、34.5%。
  重点领域安全整治成效显著。青海聚焦交通、消防、危化品等关键领域,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隐患清零行动”,通过全覆盖排查、闭环式整改,精准防范化解安全风险,全力守住安全生产底线。在道路交通安全方面,推进“两站两员”建设,在农牧区设置劝导站1800余个,配备劝导员4600余名,2024年全省道路交通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同比分别下降17.72%和0.22%,未发生重大及以上道路交通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