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氯化镁”生产基地·青海省格尔木市察尔汗盐湖欢迎您!      全国统一销售热线:400·887·6363
 扫一扫 手机站
全部产品分类
 资讯中心
    
线上线下同频共振 文明新风浸润民心 ——海西州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纪实
来源:青海镁业 | 作者:qhgem | 发布时间: 2025-08-29 | 40 次浏览 | 分享到: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海西州累计开展各类线上线下宣讲活动350余场次,覆盖群众8.6万人次。

  文明建设

  以培育与实践涵养文明新风

  “以前办丧事少说也要花3万元,这次只花了1万元,节约了三分之二。”都兰县察汗乌苏镇上滩东村村民王先生深有感触地说。今年上半年,王先生父亲因病去世,王先生按照村规民约,在村里的移风易俗大厅操办丧事,不仅省了力还省了钱。

  上滩东村创新设立移风易俗大厅,配备厨房、炊具、桌椅等设施,村民办红白事时只需自带食材就可免费使用。同时制定《移风易俗红白事办事指导图》,详细规定办理天数、酒席桌数、待客范围等,让移风易俗有章可循。“自从村里有了移风易俗大厅,大家的负担减轻了,对这项措施纷纷点赞。”驻村第一书记李和平说。如今,上滩东村办红白事大操大办、互相攀比的现象明显减少,村民自我管理、自觉践行移风易俗的长效机制基本形成。

  天峻县快尔玛乡纳尔宗村党支部开展的“党员每日一元”爱心行动同样彰显文明力量。1400多个日夜,他们坚持奉献爱心,善款分别用于购买草料解决牧民牲畜养殖难题、帮助邻村车祸受伤村民等。邻村德陇村村民保义因车祸陷入困境,纳尔宗村党支部从“党员每日一元”基金中划拨1万元进行定向捐助,引发全乡基层党组织积极响应。

  这是海西州深化文明建设、培育文明新风的生动写照。在移风易俗工作中,海西州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主阵地作用,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文明实践活动。在线上搭建“志愿服务云平台”,发布“学雷锋 做志愿”等活动预告,招募志愿者1.2万人次,服务时长超5万小时。同时,充分运用“海西发布”“文明海西”“海西宣讲”微信公众号、微信视频号等载体,刊发文明殡葬、抵制高价彩礼等移风易俗相关内容。

  此外,近年来,海西州以“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为抓手,常态化做好先进典型发掘培育工作。在新媒体平台开设“青海好人”“新时代好少年”事迹展播专栏,上半年宣传先进典型20余人,阅读量累计超50万次。

  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海西州格尔木市获评全国文明城市,3个村镇获评全国文明村镇,7个单位获评全国文明单位,1所学校获评全国文明校园,1户家庭获评全国文明家庭。上半年,海西州共推荐3名候选人参评“青海好人”,在全州树立起崇德向善的鲜明标杆,文明创建“金字招牌”持续闪亮。

  在培育先进典型的同时,海西州注重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用身边人讲身边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卓乃湖保护站副站长阿旺旦巴坚守无人区13年,巡护里程超20万公里,参与破获盗猎案件50余起,在海拔4600米以上的生命禁区守护藏羚羊迁徙通道,入选2025年第一季度敬业奉献类“青海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