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承载着浙江人民的深情厚谊与殷切期望,第六批浙江援青干部人才跨越近3000公里,顺利抵达海西,正式开启援青征程。
第六批浙江援青干部人才共有50名。其中,援青干部18名、医生11名、教师21名。他们将以“风沙大格局更大、海拔高境界更高、环境苦更能吃苦”的精神品格,挑战“精神海拔”新高度,为海西州高质量发展贡献浙江力量。
十五年来,浙江援青工作已形成“产业赋能、民生提质、智力支撑、文化交融”的立体化帮扶模式。新一批援青干部中,既有深耕教育、医疗领域的专家,也有擅长产业规划、基层治理的复合型人才。
“很荣幸有机会来到高原工作,对我来说是一次宝贵的历练,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浙江援青校长、海西州高级中学校长张于东说,“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将与其他老师一起,沉下心、扎下根、尽所能,为海西的孩子们和教育工作贡献力量,也希望三年之后能给组织和自己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第六批浙江援青干部的抵达,标志着浙青对口支援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支承载着浙江人民深情厚谊与责任担当的团队,将以实际行动践行“真心融入青海、实干发展青海、倾情奉献青海”的庄严承诺。未来三年间,他们将在产业协作、民生改善、教育医疗帮扶、文化交流等领域持续发力,为海西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共同书写新时代的援青答卷新篇章。
“非常荣幸得到组织的认可,参加第六批援青工作,在感到使命光荣的同时,也感受到沉甸甸的责任。”浙江援青医生、州人民医院产科医生王元鹤说,“一路上我们得到了党组织的悉心关怀和照顾,我也将牢记党组织的殷殷嘱托,和其他医疗队员一起,团结各族人民群众,为科室的建设添砖加瓦,也为本地医疗人才的培养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