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海西州对口支援工作围绕突出抓好智力支援、推进产业支援、促进就业、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交流交往交融、扎实做好文化教育支援五大重点领域,紧扣“五聚焦五增强”工作主线,取得了显著进展,为海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2025年浙江省投入援青资金2100余万元,实施海西州产业科技创新、德令哈市教育信息化教学平台等项目9个。出台全省首个《关于建立浙江援青‘小组团’支援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推动支援模式从“输血”向“造血”深度转型。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双向发力,柔性引进医疗、教育和“小组团”人才61人次,选派54名骨干赴浙跟岗培训,组织开展23期专题培训班,覆盖全州干部人才900余人次。年内评审命名新申报“四名”人才工作室22家,延续支持2家工作室,累计落实人才支持经费110余万元,为本土干部人才成长搭建优质平台,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专业化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海西长远发展筑牢坚实的人才根基。
2025年浙江省投入援青资金4100余万元,实施特色优势产业宣传推广、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等项目16个。协助召开青海招商杭州推介会,达成浙商浙企赴青投资协议5个,总投资105亿元。会同相关单位赴浙对接达成装备制造、文化旅游等领域投资意向15项,总投资额148亿元,促成浙商投资52亿元的350MW光热电站立项建设,创新“以商招商+援建招商”模式,在杭州、温州设立招商联络处,引导浙商温商走进海西、投资海西。举办“大美青海——锦绣都兰”“天峻牦牛美食”等推介活动,促成“都兰优品”上线“读嘉优选”商城,持续拓宽产业合作与产品外销渠道,助力海西特色产业迈向规模化、品牌化发展道路,在产业协作中实现两地互利共赢。
2025年浙江省投入浙江资金12900余万元,实施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基层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能力提升工程等项目35个。不断深化医疗协作,开展脑卒中高危人群早筛、先心病筛查等公益项目,完成白内障手术28例、关节置换40例、儿童先心病介入手术5例,培训医务人员300余人次。17名浙籍医疗专家赴海西交流,16名海西医疗骨干赴浙进修,医疗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升级消费帮扶网络,持续推进乌兰县“麦巴夫·乌兰境物”消费帮扶示范工程,2025年计划新增门店3家,预计年销售额突破3000万元。打造“神奇柴达木”优品店、尕斯羊肉专卖店3家,茫崖巨星公司和尕斯合作社入选首批浙江省消费帮扶名单,尕斯羊肉获浙江消费帮扶金奖,累计销售额超100万元,产品畅销浙江、北京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