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合规与风险管控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命题,尤其在平台经济监管趋严、金税四期试点深化的背景下,电商企业正面临发票管理数字化、跨境税务合规等新挑战。
电商行业高速发展,国家对电商行业的税收征管也发生了变化,具体有哪些方面的变化?
近年来,随着电商行业的快速发展,其税收征管形势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从宽松到严格、从粗放到精准”。
首先,从政策方面看,相关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2019年实施《电子商务法》,明确电商经营者需依法办理市场主体登记并履行纳税义务,意味着电商行业开始进入规范阶段。2021年税务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税务监管方式的意见》,将电商纳入重点监管领域;2023年《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细化平台责任;2025年6月新发布的《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要求平台企业按季度向税务机关报送经营者、从业者的身份信息及收入明细。
其次,随着智慧税务系统的推进,税务机关逐渐打通与电商平台等相关机构及部门的信息壁垒,相关的交易痕迹及数据难以藏身。当前,税收征管已经进入了“精准监管”的新阶段,电商企业应主动适应监管要求,将税务合规纳入发展战略,才能在日益规范的市场环境中行稳致远。
新兴电商业态的发展,对税收征管带来什么影响?
新兴电商业态的崛起,在带来商业模式创新的同时,也对税务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和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收入结构复杂。比如涉及打赏收入、坑位费、销售佣金、广告费等多种收入,收入来源多元化。
第二,资金流向分散。比如涉及平台账户、个人账户、对公账户等多渠道收款。直播平台账户作为资金汇聚的重要节点,承担着接收消费者支付款项、向主播和商家结算资金等重要功能。个人账户则是主播接收打赏收入、部分佣金收入等的常用渠道。对公账户主要用于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这种多渠道收款的模式,使得资金流向错综复杂。
第三,成本费用难确认。以网红主播为例,其个人 IP 价值在直播带货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吸引消费者购买商品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个人 IP 价值难以用具体数字衡量,导致成本费用核算不准确,进而影响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增加税务风险。
第四,主播可能同时具备“自然人”“个体户”“公司员工”等多重身份,导致个税应税所得项目判定复杂。
目前,新兴电商业态呈现“主体多元、收入复杂、监管升级”的特点,税务部门也通过政策的完善、大数据穿透式监管,对偷税行为实施精准打击。随着《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等政策落地,直播电商将进入“全透明”监管时代,这将使得直播电商行业的运营情况在税务部门面前更加透明化,合规经营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