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氯化镁”生产基地·青海省格尔木市察尔汗盐湖欢迎您!      全国统一销售热线:400·887·6363
 扫一扫 手机站
全部产品分类
 资讯中心
    
春为农忙,不误农时不负春 ——青海经济首季观察之十
来源:青海镁业 | 作者:qhgem | 发布时间: 2025-04-25 | 55 次浏览 | 分享到:

  4月15日,一年一度的桥头村梨花旅游活动开始了,十里八乡的游客来这里赏花、听曲儿、品美食,“哪吒闹春”系列彩绘吸引了众多身影拍照打卡,为梨花旅游活动增色不少。

  有着418户村民的桥头村,曾是民和县隆治乡的一个贫困村。2016年,在党的精准扶贫政策下,勤劳的桥头村人撸起袖子苦干实干,成功摘掉了贫困村的“帽子”,从此阔步向前,奔赴在乡村振兴的路上。

  桥头村村民铁令梅夫妇用流转的1500亩土地走出了一条产业振兴致富路。2016年,铁令梅夫妇成立了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流转土地的方式大力发展露地蔬菜、反季节蔬菜以及黄桃等果蔬种植。合作社拥有2家蔬菜直销店,并且与本地县城的各大商场超市、学校食堂、酒店建立了绿色蔬菜供需合作关系,蔬菜种植销售的年产值达540余万元。而她也直接带动当地就业1800余人,其中,固定人工53人,均来自桥头村和周边村落。

  期间她还成立了民和林发种植专业合作社联合社,2024年,联合社入股青海蔬丰源农业有限公司,开始种植供港蔬菜。

  “今年我们一共有935个大棚和2150亩的露地蔬菜种植区,固定用工量预计能达到1800余人,高峰期能达到6000到7000人。”

  另外,铁令梅还依托近260亩黄桃种植基地,着力打造“春赏桃红、秋品桃香”的特色旅游体验基地,为村里带来更多的游客。

  致富有能人,村子里也依托成千上万棵梨树资源,寻找强村富民的新路子。自2018年起,梨花乡村旅游节活动不仅带动了村民增收,也为这个小村落汇聚人气、带来更多活力,让“美丽资源”变现,开启了村民增收致富“新密码”。

  村民荆秀芳借着梨树资源的优势,创办了年产400吨果酒、800吨果汁饮料的软梨加工产业,让当地盛产的软梨果品得以就地消化,助力村民增收。村民开茶园、办农家乐,梨花经济让村民们各展所能,让春天的桥头村更加热闹。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人人有事儿干、人人有钱赚。

  春风送暖,万象“耕”新,传统农业在现代技术的助力下拥有了新的发展前景,脚下的土地不会辜负每个辛勤耕耘的人,高原大地上春天的故事才刚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