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产才“双向奔赴” 产业人才集聚区建设进展迅速
以产业引人才、以人才兴产业。海西州、海南州依托较为完善的盐湖资源开发、清洁能源利用等产业基础,坚持需求导向,强化产才融合,探索联动发展新路径,构建循环发展新模式,聚力建设产业人才集聚区。
海西作为全省产业“四地”建设主阵地、存算结合数据中心集聚区,能源资源富集、发展要素集聚、产业条件良好,拥有发展绿色算力产业的坚实基础。海西州聚焦德令哈清洁能源和装备制造产业园建设,高效推进“柴达木英才·清洁能源产业科技创新人才”计划,着眼绿色电力生产、传输、消纳和绿色算力产业规划、空间布局、绿电配套,引进新型储能电力技术推广人才2名、零碳产业园区发展领军人才1名,全力打造硅基材料创新中心、锂材料研发中心、光热发电技术研发中心,搭建“人才+产业+创新+服务”为一体的人才创新平台,有效撬动了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杠杆”,实现了产业与人才的“双向奔赴”。
发展绿色算力产业,是对“三个最大”省情定位的深入理解和贯彻落实,是对“三个更加重要”战略地位的践行和推进,是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的具体行动。
海西州着眼绿色电力生产和绿色算力产业规划,柔性引进新型储能电力技术推广人才、零碳产业园区发展领军人才;聚焦冷湖“世界一流天文观测基地”建设,与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国家天文台、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6家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聘请国内天文观测、航空航天等领域专家学者、专业人才组建天文科技咨询专家库,为天文科技产业链提供专业智库服务。海南州围绕“生态立州、清洁能源强州、农牧业稳州”战略,与国家地矿局、青海水利水电集团签订干热岩合作开发框架协议,积极推动“干热岩勘查开发院士工作站”建设;依托第五届人才项目洽谈会对接落地31个项目,为省内外人才之间搭建起交流合作、互利共赢、服务发展的“桥梁纽带”。
引才为育才拓宽视野,育才为引才提供源泉。海西州推行产学研融合育才模式,建立浙江省国家大学科技园海西分园,设立西镁镁资源高质化利用研发中心、赣锋先进锂材料研发中心等科研平台,联合开展技术攻关。设立硅基材料创新中心、西镁镁资源高质化利用研发中心、中广核光热发电技术研发中心,切实推动产才融合发展。海南州实施少数民族专技人才特殊培养计划,围绕清洁能源、绿色算力等重点领域培训干部人才,不断强化人才队伍能力建设。
挖掘资源“比较优势” 特色人才汇集区建设亮点频现
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前行。海北州、玉树州、果洛州、黄南州依托生态农牧和文化资源,探索特色人才队伍建设工作机制,推进农牧区实用人才、民族工艺美术乡土人才等特色人才队伍建设,切实提高产业成果转化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