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主义、专业精神、人本精神——《三精管理》的底层逻辑
来源:青海镁业
|
作者:qhgem
|
发布时间: 2024-11-04
|
411 次浏览
|
分享到:
《三精管理》是宋志平先生著的一本新书。三精管理就是组织精健化、管理精细化、经营精益化。这本书是他集40多年企业管理实践和理论学习,归纳总结提炼后,写给企业家和有志发挥企业家精神,愿意创新、愿意创造未来的各行各业中高层管理者的一本综合方法论工具书。
这本书,是宋总写的第19本书,极具中国管理思想和智慧。它的出版,恰逢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新冠疫情和国际地缘政治动荡带来不确定性之时。企业如何提升组织的健康度?企业如何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企业如何提升经营的整体效益?这是《三精管理》一书回答的三个基本问题。
《三精管理》一书,与其说是宋总写的一本新书,倒不如说是他将40多年做企业的心得和实践体悟的凝练。这本书逻辑清晰,表达到位,整个书归纳总结为“三精十二化”,由十二化,延展为48工法。形成的工法体系完整,集管理和经营为一体,兼顾效率和效益,兼修内功和外功。通读全书,如宋总在后记中所言:“是企业界人士看得懂、学得会、记得住、好应用的一套企业管理工法”。
2019年12月,宋志平获“中国企业领袖终身成就奖”。当晚,组办方给他的颁奖词是:他是经营圣手,带领一度经营困难的两家央企进入世界500强。他是改革达人,一次次推动国企改革向前,即使临近退休,仍勇于突破,推行“员工持股、管理层股票计划、科技企业分红和超额利润分红”等机制改革“新三样”,推开国企改革的最后一扇门。
本文试从三精管理重点讲了什么?三精管理的底层逻辑是什么?从这两方面给出一些作者的认识和理解,以供读者参考和给予批评指正。
《三精管理》重点讲了什么?
我从今年暑假开始读《三精管理》一书,为了读三精管理,我把宋总著的《企业迷思》和《经营制胜》又读了一遍。这三本书,被称为“经营管理三部曲”。从我的阅读视角看,《企业迷思》很像管理学的《十万个为什么》,书中回答了“企业管理100个为什么?”《经营制胜》一书,回答了为什么在当下不确定环境下,经营重要管理。《三精管理》一书,是宋总在原有两本书基础上的递进和集成,回答了好的组织要精简化;好的管理要精细化;好的经营要精益化。
1、组织精健化
在这一章中,宋总用治理规范化、职能层级化、平台专业化、机构精干化这“四化”来实现组织的精简化。宋总在书中提出组织要精干,企业就需要不停地“剪枝”。我的理解,组织就像一个生命体,因为生命是有机的,当然它就需要营养、能量、情感、交流等。企业的成长,就像一棵树的生长。对一棵树来说,它有树根、树干、枝叶果。要想长成参天大树,树根必须扎得深。树干要健硕,就不能任树叶疯长,因为疯长,势必会影响树干的营养供应,而且,树叶也是需要营养的,疯长的树叶也会因缺营养,造成末梢神经堵塞,引起树的疾病。所以,对组织而言,“剪枝”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