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激发青海数字经济发展新活力,在海东河湟新区的青海农林牧商品交易中心,一面约两层楼高、192平方米的大屏幕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屏幕上动态显示着各类数据,根据热力图显示,南京、苏州、盐城、杭州、上海,是产品流向前五的城市,而追溯产品前三分别是牛羊肉、枸杞、藜麦,说明这些是青海销售比较好的产品。
今天的青海,数字经济发展看得见、摸得着,互联网医院、企业上云、青松办、政务云等新应用新模式层出不穷。
力争数字经济规模超1200亿元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推动大数据产业与清洁能源产业深度融合必将是大势所趋。今年4月,我省印发的《青海省数字经济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
根据该方案,我省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推动数字产业化,持续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优化提升营商环境,通过一系列举措,实现“到2025年,数字经济规模达到12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10%,占GDP比重超过30%,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达到270亿元以上,占GDP比重达到7%左右”的目标。
为此,我省将支持建设4个以上数字经济园区,形成各具特色、集约发展的“一核三辅”数字经济核心产业集聚区;支持建设10个以上行业特色鲜明、示范引领作用强的产业互联网创新应用平台;创建3个以上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数据中心机架规模超过10万架,深度融入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布局合理、规模适度、绿色集约的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全面建成。
把握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全力抢占发展先机,通过未来3年努力,将实现全省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特色化、集群化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数字产业发展势头更加强劲,产业数字化水平持续提高的发展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