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青海产业“四地”建设全国瞩目,相关行业各大龙头企业已开始迅速集结青海。
创新——
实现产业优势的最大化
2016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黄河水电西宁分公司考察时指出,“青海有充足的太阳能光照资源、丰富的荒漠化土地资源,你们有产业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资金优势,一定要将光伏产业做好。”
因一句嘱托,专注一个事业。
2022年5月11日,在德国慕尼黑国际太阳能光伏展会上,作为全球惟一量产双面IBC产品的光伏企业,国家电投集团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携最新款IBC组件盛装亮相,引起了欧洲市场的热烈关注。同年11月18日,公司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曼恩公司签署了可再生能源及绿氢项目合作开发谅解备忘录,青海光伏企业成功走向国际。
时至今日,黄河水电西宁分公司通过持续不断的技术升级和创新研发,建成了国内首条产业化、智能化高效IBC电池及组件生产线。并将基于量子隧穿效应的钝化技术与IBC结合,电池研发转换效率达到25.06%,在电池技术发展的路线上,始终走在行业最前沿。
创新是产业优势最好的“放大镜”,也是高质量发展最好的“助推器”。
2021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结合青海优势和资源,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今天青海的创新发展成果可圈可点:
青海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步伐加快。3000吨金属锂生产线、万吨磷酸铁锂级正极材料和万吨6微米动力锂电铜箔投产;建成国内首套年产4.4万吨大型金属镁人工智能化连续铸造线;3万吨高纯电熔镁砂项目投产运行,全球最大卤水氯化锂熔盐电解法制取金属锂项目投产。
青海清洁能源技术规模加大。攻克了基于多晶硅生产的循环产业链接技术、太阳能热发电多元熔盐开发及工程化验证、新型高效电池的产业链关键技术研究、可再生能源与储能集成应用等关键技术。支撑建成了全国首个百兆瓦级光伏发电实证基地和全球最大的水光互补项目。
青海农畜产品科技供给加强。初步建成“育繁推一体化”的青海现代种业科技创新模式,油菜杂交育种水平国内领先,“青杂”系列16个油菜品种在全国80%以上春油菜产区推广种植,并辐射到哈萨克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青杂12号”“青杂15号”被农业农村部遴选为2022年全国油菜主导品种,青稞、蚕豆等品种选育达到国内先进。
道且阻长,行则将至。青海将这具有地方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走得更加宽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