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是资源大省,更是生态大省。
在兼顾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中,青海以习近平总书记指示为根本遵循,打好“绿色牌”、打好“生态牌”,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产业“四地”建设为牵引,积极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过去十年来经济总量年均增长7%,转型发展导向更加鲜明,高质量发展之路越来越宽广。
循环——
全力打造资源综合利用
青海盐湖股份工业有限公司钾肥生产厂房内,伴随着隆隆的机器声,厂区盐田内的液态卤水通过分层钾肥生产线,变为粉状如雪的钾肥,顺着传输带源源外送,辐射全国各大农业种植区。
察尔汗盐湖有“无机盐宝库”之称,提钾之后的卤水中依旧富含多种伴生资源。盐湖股份从一滴卤水出发,积极推进钾、钠、镁、锂、硼等盐湖资源的梯级开发和以氯平衡为核心的综合利用,不断提高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效率。
“卤水通过太阳能分级蒸发,第一级析出氯化钠,用于制取碱化工系列产品;第二级形成含钾光卤石,用于生产钾系列产品;第三级蒸发形成水氯镁石,是金属镁、镁阻燃剂和镁建材的主要原料;第四级蒸发出碳酸锂、金属锂等锂电池材料的生产原料,而最后形成的尾卤通过固体钾矿溶解转化工艺又回到了盐田。”盐湖股份董事会秘书李舜介绍。
同一座盐田,同一个企业,同一滴卤水,顺着管道一头流进企业的钾肥生产车间,另一头流进碳酸锂生产车间,同时为祖国的粮食生产和新能源汽车贡献着积极力量。今天的盐湖产业打造的是绿色循环发展的产业集群,由此起步,盐湖资源开发由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高端转变,形成一条符合盐湖产业发展实际的高效、低碳、循环利用路径。
除了盐湖资源,发展清洁能源也是青海的一大优势。
近年来,青海推动清洁能源开发、新型电力系统构建、储能多元打造,一个“风光网储”链起了一条循环发展的产业链。
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塔拉滩,一排排光伏面板汲取太阳光能,随即转换成电能助推全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在光与电的转换间,青海依靠自己“多晶硅—单晶硅—切片—太阳能电池—光伏组件”的完整光伏产业链,实现了“上游制造保障下游发电、下游发电促进上游制造”的循环发展体系。
对青海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来说,今天的成就并不是终点。
青海省能源发展规划表明,“到2030年全省风电、光伏装机1亿千瓦以上,清洁能源装机超过1.4亿千瓦”,为了这一目标,青海能源产业正在加快发展步伐。
机声隆隆,工人忙碌。5月31日,在青海的瀚海戈壁上,总投资350亿元的硅光伏产业链暨青海莱德宝新材料有限公司一期20GW单晶拉棒项目正式开工,青海光伏产业链条上又增加了重要“一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