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众多央企及大型民营企业将数字化转型工作作为未来五年发展的重大战略,数字化管理、数字化发展成为核心企业提升竞争力、创新力、控制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的关键。核心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带动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为数字化管理服务市场提供了广阔空间。
目前我国大部分工业企业管理能力无法与整体市场环境、竞争格局相匹配,亟待推进数字化管理。主要表现在缺乏有效协同、战略执行不到位、企业数字化关键技术自主研发投入不足、部分工业企业数字化管理意识不足等问题,阻碍了数字化管理能力提升和数字化转型。
开展数字化管理能力建设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覆盖企业各项职能,涉及技术融合应用、管理模式变革、数据价值挖掘、业务创新转型等一系列工作,需要用体系化的方法加以推进。
企业应当从技术实现(要素维)、管理保障(管理维)、过程管理(过程维)三个方面统筹考虑,体系化、全局化开展数字化管理能力的建设。技术方面,建立涵盖数据、技术、流程和组织等四要素的系统性解决方案,按照数字化管理能力建设的范围和水平要求,有序开展流程梳理与优化、职能职责调整、技术实现、数据开发利用,为能力的建设、运行和优化提供技术支持。管理方面,注重建立相适应的数字化治理体系,推动管理模式转变,构建适宜的数字文化,为能力的建设、运行和优化提供管理保障。此外,企业还应建立起包括策划、支持、实施与运行、评测和改进的“PDCA”过程管控机制,对能力的策划、建设、运行和优化全过程进行闭环管理,以过程管控为牵引持续强化系统性解决方案和治理体系的协调优化和融合创新,推动数字化管理能力水平等级的螺旋式跃升,提高能力策划建设过程的体系性与规范性、提升能力运行成效的稳定性与最大化。
企业开展数字化转型,推进数字化管理能力的建设、运行和优化,从技术实现角度看,主要通过涵盖数据、技术、流程、组织等四个要素的系统性解决方案来加以实现。以数字孪生、知识图谱、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关键共性技术,为工业企业数字化管理提供了具体实施方法,为越来越多工业企业所重视。
数字孪生是以特定目的为导向对物理世界现实对象的数字化表达。这一对象不仅包括产品、设备、建筑物等“实物”对象,也包括企业组织、城市等“实体”对象。通过对物理对象构建数字孪生模型,实现物理对象和数字孪生模型的双向映射。对于不同现实对象,其数字孪生模型构建的侧重点和用途不尽相同,要实现企业的数字化管理,需要构建以整个企业组织体为对象的数字孪生,更强调对广域数据的聚合融通,着力于通过模拟仿真来优化全局决策和加强协同。可以说,企业级数字孪生是数字化管理应用推广的基础,是其智能化过程的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