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氯化镁”生产基地·青海省格尔木市察尔汗盐湖欢迎您!      全国统一销售热线:400·887·6363
 扫一扫 手机站
全部产品分类
 资讯中心
    
中共青海省委“中国这十年·青海” 主题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
来源:青海镁业 | 作者:qhgem | 发布时间: 2022-09-01 | 1787 次浏览 | 分享到:

  人民日报记者:习近平总书记与青海的故事中,对青海的生态环境保护表达出深深的关切与重视。您能否讲讲总书记从“青海生态之窗”远程视频了解三江源地区的相关情况和近年来的发展变化?

  信长星:正如这位记者所言,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的生态保护格外重视、格外关心。2016年8月,总书记亲临青海考察时,曾专门前往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通过“青海生态之窗”远程视频察看黄河源头、昂赛大峡谷、昆仑山、五道梁等点位生态状况,与两个观测点位的基层干部、生态管护员进行视频对话交流,并通过视频向当地各族干部群众表达了亲切问候和美好祝福。总书记在考察之后临上车时,叮嘱我们青海的同志,要把建好用好生态环境监测网络这项基础工作做好。

  青海是在全国率先依托重大生态工程开展生态环境监测的省份,总书记考察过的“青海生态之窗”,是2016年建成运行的远程网络视频观测系统,可以对全省典型区域的生态类型、自然景观及野生动物等进行“远距离、大范围、全方位”实时高清视频观测,观测点位最初只有6个,现在已发展到46个,观测数据能够实时与生态环境部等单位共享,曾向2021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数字中国峰会数字生态分论坛、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等重要活动提供实时展示,已成为全面实时观测、有效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载体,成为向世界展现美丽中国建设成果的一个重要窗口、展示中国国家公园建设成果的一个重要窗口、展示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果的一个重要窗口。

  “青海生态之窗”建成以来,数字化记录了包括三江源地区在内的青海典型物种活动及其栖息环境观测影像,特别是对黑颈鹤、藏羚羊、普氏原羚、雪豹、藏野驴、野牦牛、欧亚水獭等重点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数量、活动区域进行实时数量统计和跟踪观测,为物种调查、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视频观测和分析手段。打开“青海生态之窗”,随着镜头逐步拉近,可清晰观察黑颈鹤翩翩起舞、藏羚羊结队迁徙、藏野驴悠闲觅食、野牦牛肆意奔跑,仿佛身临其境。2017年8月8日,通过观测和视频分析,3000余只藏羚羊陆续通过青藏铁路五道梁北大桥,并且发现每年通过五道梁北大桥通道迁移的藏羚羊种群数量稳定,年际变化略有增加,全省藏羚羊数量从最少时不足2万只恢复到7万多只。作为高原旗舰动物雪豹,目前已监测到1200余只,并且在全省8个市州均有发现。从2018年以来,作为指示性动物的欧亚水獭在玉树州通天河流域频繁发现,已积累了500多段的欧亚水獭活动视频,这也佐证了三江源生态系统的健康性和完整性。作为青海湖特有的珍稀物种,每年5月底至8月,是青海湖裸鲤洄游的季节,数以百万计的裸鲤开始长途跋涉的生命洄游,在视频中能清晰看到“半河清水半河鱼”的自然奇观,青海湖裸鲤数量增至10.85万吨,比保护初期增长了42倍。再如目前监测到的黑颈鹤有1000余只,普氏原羚有2700多只,藏野驴有8万余匹,野牦牛有9400多头。这些数据都反映出青海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保护三江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巨大成效。人们感慨地说,“青海是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