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氯化镁”生产基地·青海省格尔木市察尔汗盐湖欢迎您!      全国统一销售热线:400·887·6363
 扫一扫 手机站
全部产品分类
 资讯中心
    
从经典心理学实验里,洞察营销的起点和终点
来源:青海镁业 | 作者:pmoa809fde2 | 发布时间: 2020-06-16 | 2016 次浏览 | 分享到:

可见,品牌反复多次摇响铃铛,首先要变,并且不离其宗;其次形式要潜移默化,而绝对不是无趣且强制的。

2.阿西从众实验,群体中的自我会消失

阿西从众的实验,讲述了群体对个体的影响力。

在这个实验中,7人为一组,其中6人都是实验助手(就是“托”),第7个才是真正的被测试者。在测试任务中,每呈现一套卡片时,七个人要判断A、B、C三条线段中(下右图)的哪一条与标准线是同等长度(下图左)。

面对这一实验情境,助手们时而选择正确,时而选择错误答案,最终的实验结果发现:

实验的答案告诉我们,虽然有的人坚持了正确的判断,但依然平均有33%的人从众,并且有76%的人至少做了一次从众的判断。

这个实验中不要小瞧33%的基础,事实上这个数字在传播中是无限滚大的。下面这个实验则证实了“从众效应的连锁性”有多强大。

这两个实验对营销的指导意义也是非常广泛且显著。

例如,消费者经常看到广告语言中:全国销量领先、成功人士的选择、一年卖出多少多少等等,都是以群体选择来号召个体选择。再例如,企业如何找到关键的影响者,他可以是明星、KOL,也可能是KOC,利用他们的粉丝层或者社交圈产生群体影响力。

营销利用从众心理,也是贯穿今天传播中最基础、最具杠杆效果的心理基础。

3.沉默的螺旋,谁的兄弟多谁就有理

阿西从众实验证明了个体在群体中的跟随,“沉默的螺旋”则证明了群体和群体之间的较量,也深受“数量”影响。

1965年德国阿兰斯拔(Allensbach)研究所,对即将到来的德国大选进行研究。在一开始,研究估计两个政党的胜率并驾齐驱;大选前2个月,在预判的胜出比例上,A党和B党的胜率变成了4:1;最后果不其然,大选最后两周A党领先B党9%的票数优势赢得选举。

从一开始的并驾齐驱,到一个预估出来的胜率差,最后真就落实到实际胜出了,这就是“沉默螺旋”的雏形。

具体来解读“沉默的螺旋”,指的是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被大众赞同,他就会更积极参与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随着赞同的人越多,这类观点就会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

但相反的情况是,如果一开始持反对意见的人,发觉观点很少有人支持,即便自己很赞同它最终也会趋向沉默。

这就像一个螺旋的上下端,赞同少的一方越渐向下萎缩,赞同多的一方逐渐向上扩张,最终形成一个双向螺旋发展的过程。

在沉默的螺旋中我们第一个能联想到的现象,就是今天的粉丝控评行为,这正是引导舆论传播方向的重要方式,在没有大是大非的基础上,很多莫能两可的答案都是以人多的一方说了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