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氯化镁”生产基地·青海省格尔木市察尔汗盐湖欢迎您!      全国统一销售热线:400·887·6363
 扫一扫 手机站
全部产品分类
 资讯中心
    
海西州总工会在“产改”试点企业探索产业工人成长新路径
来源:青海镁业 | 作者:qhgem | 发布时间: 2025-08-28 | 35 次浏览 | 分享到:

  近年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总工会聚焦产业工人“技能提升、成长成才、地位提高”三大目标,在青海中信国安锂业发展有限公司和中盐青海昆仑碱业有限公司开展“产改”试点,创新推出以“横向贯通、学分互认、双向比照认定”为核心的新型职业发展机制,为产业工人铺就了一条宽广多元的成长之路。

  为破解长期制约产业工人发展的瓶颈问题,海西州总工会“产改”试点工作着力构建三大创新体系。一是打破技能、技术、管理岗位间的传统壁垒,建立“技能岗—技术岗—管理岗”横向贯通流动渠道,实现技能等级、职称评定与职务晋升的有效衔接与互认转换,拓宽职业发展空间。二是建立健全职业技能与专业技术资格双向比照认定标准,构建多层次、融合贯通的职业标准体系,使工人的精湛技能获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认可,提升职业价值感。三是搭建技能等级证书与学历教育证书互认衔接的“立交桥”,通过建立个人终身学习账户和学分累计制度,完善学习成果档案,确保产业工人的技能学习成果“有据可查、有证可换”。

  为确保创新机制落地见效,海西州总工会联合本地职业院校和重点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计划,每年定向输送高素质技能人才;打造线上线下融合培训平台,覆盖5个以上急需工种,年线下培训不少于100人次;建立技能津贴制度和专项奖励机制,广泛开展“金牌工人”“首席技师”等评选活动,有效调动产业工人钻研技术、提升技能的积极性。试点规划清晰,实施路径明确,分阶段推进调研规划、机制构建、体系完善与推广优化工作,预计形成一套完整的、可复制推广的“培训—考核—认证—晋升”闭环管理体系。通过试点,每年将为企业精准培养定向人才、培训超百名产业工人,推动一批工人实现职业转型,优化企业人才结构,降低关键岗位人才流失率。

  为保障试点工作顺利推进,海西州总工会投入专项经费,由青海省总补助与自筹相结合,确保资金精准用于项目核心环节。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支持、严格监督考核、深化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等一系列保障措施,通过机制创新有效破解产业工人成长难题,为产业工人实现人生价值搭建广阔平台,也为全州乃至全省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实践样本,充分彰显了工会组织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助力人才强国战略中的担当与作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