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氯化镁”生产基地·青海省格尔木市察尔汗盐湖欢迎您!      全国统一销售热线:400·887·6363
 扫一扫 手机站
全部产品分类
 资讯中心
    
从“压舱石”到“新引擎”格尔木工业经济迈出高质量发展坚实步伐
来源:青海镁业 | 作者:qhgem | 发布时间: 2025-08-28 | 43 次浏览 | 分享到:

  记者近日从市统计局获悉,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格尔木市工业经济规模稳步扩大,产业结构日趋完善,发展新动能茁壮成长,新质生产力不断涌现,呈现“稳、优、新”三大特点。

  工业底盘持续夯实,市场主体活力不断迸发。近年来,格尔木市依托资源禀赋,盐湖化工、油气化工、金属冶炼等主导产业持续发力,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推动工业单位规模、数量稳步增长。2023年末,全市共有工业企业法人单位493个,较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的2018年末增加128个,增长35.1%。单位数量的增长,反映出工业投资信心不断增强、企业扩张意愿愈发明显。这一态势有效推动了经济总量的扩大,为就业与税收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撑。

  格尔木市三大门类规模同步跃升,电力、热力、燃气、水生产和供应业共有企业法人单位108个,较2018年末增加46个,增长74.2%;采矿业共有企业法人单位65个,较2018年末增加24个,增长58.5%;制造业共有企业法人单位320个,较2018年末增加58个,增长22.1%。三大门类企业总量同步拓展,整体产业体系的覆盖面与支撑力持续增强,经济内生动能较强,促进了上下游衔接,在规模增长中推动了资源优化配置,为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工业结构日趋优化,产业质效持续提升,制造业仍为核心增长极。2023年,全市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49.6亿元,较2018年增加325.3亿元,增长1倍。其中,制造业营业收入567.1亿元,较2018年增加293.8亿元,增长1.1倍,占全市营业收入的87.3%,成为拉动工业增长的主引擎。以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青海中信国安锂业发展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企业持续释放钾肥、碳酸锂产能,带动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508亿元,较2018年增加307.3亿元,增长1.5倍,对全市工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94.5%,创下历史新高,成为工业经济的“压舱石”。

  采矿业、供应业表现同样亮眼。2023年,以青海金川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格尔木融金矿业开发有限公司为代表的采矿业实现营业收入40.2亿元,较2018年增长1.3倍,资产总计231亿元,较2018年增长1.2倍;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营业收入42.3亿元,较2018年增长26.9%,资产总计471.5亿元,较2018年增长42.3%。工业结构的持续优化,体现出格尔木市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统筹各类要素资源,精准推进建链、延链、补链,着力构建多点支撑、多业并举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在产业“四地”建设方面正迈出坚实步伐。 

  工业新动能蓬勃发展,增长动能日益增强,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2023年末,全市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26个,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37.1%。其中,新材料产业5个,占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19.2%;新能源产业21个,占80.8%。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仅打破了传统产业格局,促进了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同时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产品产能加速释放,产业链在强度与韧性上突破,推动重点产品的供给能力与水平实现全方位提升。2023年,格尔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钾肥(实物量)646.8万吨、纯碱(碳酸钠)82.1万吨、十种有色金属9.8万吨、水泥118.4万吨,分别占海西州的91.5%、17.7%、100%、44.6%。格尔木市主要能源产品太阳能发电量64亿千瓦时、风力发电量19.1亿千瓦时,分别占海西州的56.7%、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