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氯化镁”生产基地·青海省格尔木市察尔汗盐湖欢迎您!      全国统一销售热线:400·887·6363
 扫一扫 手机站
全部产品分类
 资讯中心
    
海西州德令哈市“十四五”奋进下的全新跨越
来源:青海镁业 | 作者:qhgem | 发布时间: 2025-07-07 | 68 次浏览 | 分享到:

  以清洁能源为线,德令哈串珠成链,成为当地新的发展“增长极”。德令哈已成功入选国家光伏领导者示范基地,国内首个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5万千瓦塔式、首个商业化运营的5万千瓦槽式光热发电项目建成并网,国内配储最高的光热储多能互补项目并网,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585万千瓦时、年发电量100亿千瓦时;清洁能源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加速成形,培育了海西华汇、明阳、兴明电力等多家装备制造骨干企业。

  此外,德令哈新材料产业取得新进展,全国最大盐湖食品级氧化镁正式下线,填补了青海省盐湖食品级氧化镁的生产空白;盐化工产业发展取得新突破,中盐总公司成功整合发投碱业、昆仑碱业,纯碱产能达290万吨。

  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的双轮驱动下,德令哈的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比例由2020年的9.1∶44.0∶46.9调整为2024年的8.7∶47.1∶44.2,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1.3%。

  生态觉醒:在黄沙与绿洲间书写辩证法

  德令哈地处柴达木盆地,这里既是资源丰富的“聚宝盆”,也肩负着在广阔的西部筑牢筑实生态屏障的重任。

  德令哈于1988年建市,回首37年前,这里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天上无飞鸟,地上人迹少,风吹石头跑”,“瀚海戈壁”是对这里最真切的描述。

  进入“十四五”,德令哈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推进“生态立市”战略,以更高站位、更宽视野、更大力度谋划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创新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制定出台相应规章制度和政策举措,全面建立河湖长制、林草长制工作体系,初步搭建起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四梁八柱”,以高水平生态支撑高质量发展。

  时至今日,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德令哈过去这座“飞鸟不站”的城市,在“生态立市”的战略发展下,早已实现了园在城中,城园相融的发展新境遇。

  夏季,德令哈市民王秀萍最喜爱在晚饭后漫步巴音河畔,她说:“小时候德令哈风沙很大,看不到多少绿植,更看不到什么动物,这几年,行走在巴音河畔不仅花红柳绿,还有前来嬉戏的水鸟,城市顿时有了生机。”

  巴音河的蜕变则是德令哈生态治理的典范。通过实施“河道整治+生态修复+景观打造”的综合治理工程,河道两岸不仅建起了生态廊道,水质优于Ⅲ类标准,并入选青海省首批幸福河湖名单。

  更令人惊喜的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沿岸商业用地价值倍增。“生态+”的发展模式正在释放出巨大的红利。夜幕之下,德令哈发展起了夜间经济,开展巴音河美食季、青岛啤酒节、红光村美食嘉年华等活动,“现代诗城·浪漫之都”城市文化品牌内涵也进一步拓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