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6月,青海湖畔碧波荡漾,西宁城内客商云集,一场绿色发展的盛宴在青藏高原绽放出耀眼华彩。6月29日,第26届中国·青海绿色发展投资贸易洽谈会在西宁圆满落幕。
这是一场高原上的盛会,更是一次面向未来的绿色宣言。青海,这个肩负“三个最大”省情定位、心怀“国之大者”的战略要地,正以胸怀与担当,在守护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推动高质量发展、增进民生福祉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五天的会期内,实现签约项目82个,总投资额869.4亿元,绿色算力、清洁能源、跨境贸易的蓝图在青藏高原加速铺展。当青海以全新姿态连接世界,一条生态优先、科技赋能、开放协同的高质量发展之路清晰可见。
绿色动能:资源禀赋的科技蜕变
绿色,是青洽会的主旋律。青海,作为中国西部的重要生态屏障,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生态环境,成为绿色发展的热土。青洽会期间,众多绿色产业项目集中亮相,涵盖清洁能源、生态旅游、绿色食品等多个领域,充分展示了青海在绿色经济转型中的积极探索和实践。
在绿色算力展区,一组服务器机柜吸引专业观众驻足。青海省数据局副局长陈卫军现场介绍:“截至目前,青海已建成智算超算规模超1.5万P,初步形成了‘通算+智算+超算’综合算力供给体系。”
本届青洽会上,绿色算力是关键词也是热门词。从海南藏族自治州展馆的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模型,到绿色算力展区内绿电溯源监测平台,生动展现了青海推动清洁能源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释放绿色发展澎湃动能的实践,彰显了青海的资源禀赋,更揭示了其通过绿色算力赋能产业转型、服务国家东中部绿电需求的枢纽地位,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绿”动力。
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展区,对绿色的诠释充满高原的生机与纯净。展台上,世界屋脊的牦牛肉、青稞、枸杞、藜麦等特色产品琳琅满目,每件产品背后都依托严苛的有机认证与全程可追溯体系。
高清屏幕滚动播放着辽阔草原、高山牧场和现代化精深加工车间的画面,生动讲述着青海依托无污染环境、严苛标准和科技创新,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实践路径,清晰勾勒出从高原净土到全国餐桌的绿色输出轨迹。
置身展区的游客无不深受感染。来自西安的客商王明宇品尝现场烹制的牦牛肉后赞不绝口:“肉质鲜嫩,带着草原的清香,有机认证标识让人安心!”随后他试饮青稞酒,对高原佳酿的独特风味啧啧称奇。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展区,客商用舌尖品味、用手机溯源、用双眼见证,真切感受青海“绿水青山”孕育出的纯净与珍贵。
创新引领:科技赋能塑造发展新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