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氯化镁”生产基地·青海省格尔木市察尔汗盐湖欢迎您!      全国统一销售热线:400·887·6363
 扫一扫 手机站
全部产品分类
 资讯中心
    
海西州以“四业”协同“四创”联动 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来源:青海镁业 | 作者:qhgem | 发布时间: 2025-04-03 | 88 次浏览 | 分享到:

二是强化经营主体支持。深化“人社服务进万家”活动,采取“主动告知”“政策找人”“直补快办”等方式,推动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失业保险稳岗返还、一次性扩岗补助、吸纳就业补贴、技能提升补贴等助企纾困政策速享尽享,助力用人单位稳定岗位、扩大就业。建立重大项目、重点领域就业岗位信息归集发布机制,加大本地劳动力用工力度,为重大项目推进、重点企业运营提供人力资源支持。三是支持创业带动就业。整合人才、信息、技术、资金、项目等要素,落实用地、金融、财税、信贷等创业优惠政策,构建“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创业孵化、创业活动”“四创”联动的支持体系,全力支持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就业重点群体创办领办参办家庭农(牧)场、电子商务、养老托幼、家政服务等创业项目,逐步推动“打工经济”向“创业经济”转变。

推动“三个转变”与时俱进,确保就业与社会关切同频共振。坚持动能转换和技能提升同步、服务发展和服务就业并重、劳动维权和就业帮扶联动,着力破解“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的就业结构性矛盾。一是推动技能培训从“低效无序”向“精准高效”转变。结合“技能照亮前程”职业技能培训行动,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政府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针对性和有效性的通知》。聚焦“四地”建设等产业集群和优势产业链,全面整合“政校行企”等多方资源,加强校企合作、工学一体,依托龙头企业、链主企业、技工院校、培训机构,推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就业推荐+等级评价”项目化培训模式,推动“技能培训+就业服务”深度融合。二是推动就业服务从“普遍服务”向“分类施策”转变。优化州、县、乡、村四级就业公共服务,按照区位特点、人群特征、服务半径等统筹资源,建好“家门口”就业服务站、零工市场,打造“15分钟”服务圈,形成更有流量、更有成效的“1+7+N”就业服务矩阵。突出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脱贫人口、长期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等重点群体,建立实名制台账,加快健全就业援助工作机制,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切实兜住兜准兜牢就业底线。三是推动劳动维权从“被动处理”向“主动预防”转变。健全劳动争议多元化处理机制,健全“劳动维权+就业帮扶”处置机制,持续推进新就业形态劳动纠纷“一站式”调解工作。健全“五项机制”,压实“四方责任”,常态化开展根治欠薪专项行动,加强失信联合惩戒,提高案件办理质效,深入整治政府、国企欠薪问题,全力推动欠薪问题“存量清零、增量随清、变量可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