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最强大脑”的超强算力已经助力青海科研创新迈出新步伐。
当卫星与超算碰撞在一起,相当于给卫星装上一个“算力大脑”。2024年5月7日11时21分25秒,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六号丙(CZ-6C)运载火箭以一箭四星的方式将青海大学三江源一号卫星(智星一号C星)顺利发射升空。
“基于三江源一号卫星数据与青海大学联合构建了一套全球时空谱结构化多源遥感数据库,开发了地理感知时空谱一体化遥感大模型A2-MAE,高效精准识别青海省城市要素,支撑青海省智慧城市和数字孪生建设,动态识别青海区域农田植被变化,支撑青海省农林清查与生态环境保护。”每当回想起那一天的情景,芦圣博的脸上依然难掩激动的神情。
除了涵盖智慧农牧业、气候预测与生态监测、地震预测等方面,实际上,超算离人们很近,早已渗透进人们日常的点点滴滴。在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改善医疗服务、教育服务等方面,都离不开算力的无形支持。
“除了算天、算地,也算人。”在采访中,芦圣博详细描述了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即将完成的智能化场景。
“您好!我是青海大学超算中心智能助手,请问需要什么帮助?”只要在智能化平台上输入患者信息,将患者诊疗情况填入对话框,点击发送,几十秒的时间,一份病程规划便出现在了屏幕上。
在国家超算无锡中心青海大学分中心的支持下,青海大学附属医院已完成DeepSeekR1满血版本地化部署,实现AI智能医疗的新应用,青海正迈进医疗行业加速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节点。
“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普外二科(肝胆胰)使用DeepSeek智能模型。实现精准的数据分析和多模态评估,辅助护理团队定制个性化的治疗和护理方案。不仅增强了临床决策的科学性,而且提升了护理服务的质量。”芦圣博说。
不仅如此,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青海大学分中心也完成了DeepSeekR1满血版在青海大学的本地化部署及上线使用。教师们纷纷反馈,可节约备课时间,极大地提高数据分析能力和科研效率。
“立足青海、辐射全国,开辟绿色超算新领域、新赛道,塑造数字经济新动能、新业态。”采访尾声,走出大门,望向墙上的标语,不禁感叹,在充满希望的江源大地之上,青海正在加快编织一张以绿色算力为引领的“未来之网”,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创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