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聚焦“招商”这一主题,2025年,省、州两级相继召开了《全省促就业促发展促团结招商引资大会》和《全州招商引资工作专题会议》,打响了2025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枪”,开启了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据了解,我州发布了招商引资目录导引,那么有关出台目录导引的背景、目的和意义,请马局长给大家介绍一下。
马娟:《全省促就业促发展促团结招商引资大会》作为“新春第一会”,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招商引资工作的高度重视,释放了大抓招商、强促发展的强烈信号。州委州政府召开全州招商引资专题会议,第一时间传达学习,部署明确全年招商方向和重点,充分说明了今年抓好招商引资工作的重要性。招商引资目录导引的发布正是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海西要奋力争先、勇挑大梁”的切实行动,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州招商引资会议要求的具体举措,更是着眼推动“浓油重盐型产业”和“风吹日晒型产业”,围绕“两个标杆”“两个亮点”以及绿色算力为引领的新质生产力的具体体现。招商引资目录导引全面呈现了海西的特色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方向和项目招引需求,进一步促进资源要素重组,提升优化存量,助力全州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
记者:请马局长简要介绍一下招商引资目录导引制定的主要内容。
马娟:招商引资目录导引根据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等鼓励发展的重点产业,瞄准建设产业“四地”,格尔木盐湖绿色产业园、德令哈清洁能源和装备制造产业园“两个标杆”,冷湖世界级天文观测研究基地和全省存算结合数据中心集聚区等重大战略部署和发展重点,谋划了盐湖资源开发,新能源开发,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数字经济,循环经济产业示范,现代物流和国际陆港,文旅资源开发,特色农产品加工,特色畜产品加工,土地开发整理十一类产业108个项目,总投资7729亿元。
记者:目前已出台《海西州招商引资目录导引》,下一步将如何落实?
马娟: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省委十四届八次全会和州委十三届九次全会精神及省、州招商引资会议部署要求,围绕全州资源优势和特色产业布局,以招商引资目录导引为抓手,用好海西州关于加快发展要素经济的指导意见、海西州促进招商引资和“飞地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海西州招商引资工作指引和招商引资工作机制等相关政策举措,从紧盯重点区域、聚焦重点产业、跟踪重点企业、创新招商模式、深化对口支援帮扶、强化招商专员职责等方面加力,以更大力度推进招商引资,为加快建设产业“四地”、培育体现海西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蓄势赋能。
记者:海西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在优化营商环境中发挥着多方面的重要作用,请代斌局长介绍一下,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海西州市场监管部门主要采取了哪些举措?取得了哪些显著成效?
代斌:近年来,全州市场监管系统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州委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最新决策部署,立足职能,聚焦经营主体关心的重点难点问题,持续打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规范、便利的市场准入环境。一是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以“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间、减成本、优服务”为抓手,推进“一网通办、一件事一次办”改革,不断提升开办企业便利化水平,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目前我州经营主体开办时间压减至1天,营业执照办理实现即来即办。全州市场主体设立登记0.5天办结率达99%以上,全程网办率达98%以上。全州市场主体突破6万户,新登记市场主体8258户,同比增长21.33%,超全省平均增速。二是构建公平竞争生态,破除市场壁垒障碍。强化竞争政策基础性地位,完善公平竞争制度体系,全面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政策措施,营造各类主体竞相发展的市场环境。建立“季度抽查+年度评估”机制,审查政策文件166件(增量62件/存量104件),纠正违规文件37件,有效清理废止妨碍市场准入文件9件,切实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三是筑牢知识产权保护屏障,护航企业创新发展。明确知识产权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完善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司法保护工作体系,提升企业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和管理能力。建成省级知识产权服务网点2处,设立专利行政裁决窗口8个。柴达木枸杞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工程项目,品牌估值达196.75亿元。全州有效发明专利343件,青海盐湖股份公司实现国际标准认证突破,氯化钾、碳酸锂获评国家首批专利密集型产品,筑牢知识产权保护屏障,激发高质量发展的知产动能。四是整治涉企违规收费,减轻市场主体负担。开展重点领域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规范收费行为,推动降费减负各项政策落到实处。检查各类市场主体72家次,引导行业协会减免会费104.06万元,惠及企业268家。切实减轻市场主体不合理负担,助力企业轻装前行。五是激发质量提升动能,培育发展核心引擎。建立完善盐化工质量基础设施网络平台服务终端,同时建立4个服务站点,构建“1+4”线下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模式。推动海西盐化工质量基础设施集成服务项目纳入全国重点扶持试点项目,参与标准制定23项,攻克氯化镁脱水世界性难题,卤水提锂技术国际领先。解决氯化钾产品不能享受运价政策的难题,为企业节约物流成本超3.32亿元。有效推动盐化工产品质量强链建设。
记者:未来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还有哪些新的计划和目标?
代斌: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等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认真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民营企业座谈会精神及省委、州委全会精神,紧扣市场监管领域改革攻坚方向和重点任务,围绕处理好效率和公平、活力和秩序、发展和安全等重大关系,全力服务保障海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一是持续巩固“高效办成一件事”成效,构建市场准入、准营、快捷退出全流程服务体系,推进“个转企”工作质效,聚力提振市场信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二是实施公平守护行动。建立重大政策措施会审机制,持续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存量政策措施。三是实施知识产权增值行动。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核心,认真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促进专利导航、地理标志工程、品牌建设与盐湖化工、清洁能源、绿色有机农牧产业深度融合,推动知识产权加速向新质生产力和经济新动能转化。四是开展“净域·2025”系列行动。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对违法违规收费行为“零容忍”,深入摸排投诉举报线索及相关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有针对性的解决企业发展中难点堵点问题,持续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五是实施盐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攻坚行动。聚焦打造生态文明高地,建设产业“四地”,全面推进质量强州战略,推动重点产品执行标准和关键质量指标“双比对、双提升”,鼓励引导企业参与标准研制,促进产业链上下游标准有效衔接。六是聚力提升涉企执法精准度。充分运用信用监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等手段,采取差异化分级分类监管措施,探索实施“1+N”综合监管,落实好柔性执法、服务型执法,实行“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和“一次全查完”的全领域监管,减少涉企检查频次,为市场主体营造良好宽松环境。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为达成上述行动的各项目标。海西州市场监管局将坚持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创新制度举措,狠抓工作落实,切实为经营主体添动力、为市场发展增活力,以一流营商环境服务现代化新海西建设。
记者:只有良好的营商环境,才能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人才前来海西投资兴业。评价一个地区营商环境的好与坏,企业最有发言权。作为招商引资企业,是什么吸引您到海西投资兴业,请企业代表刘建祥谈谈吧。
刘建祥:青海华汇昊航管业科技有限公司作为青海省唯一一家螺旋钢管、PE管及各类防腐的企业,从签约到建设再到具备生产能力仅用了不到半年时间,落地速度之快还是依托青海省海西州良好的招商环境和各部门的鼎力支持,这也是我们投资海西的原因之一。我公司的母公司——天津市昊航复合管业有限公司是国家标准GB/T50332及行业标准CJ/T120的主要起草单位,中国金属结构协会给排水分会的副主任单位,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自2016年生产安装的海南州共和县恰卜恰供水工程是天津昊航公司在青海第一项工程,也是青海省第一次使用涂塑复合钢管,后期又参与了尕干水库和茫崖花土沟等引调水工程,通过这些项目,让我公司感受到了青海省虽有三江汇流,但广袤戈壁严重缺水,尤其是海西州矿产企业云集,用水量巨大,肯定对各类管道有巨大的需求,所以我们确定了“根宿海西、服务西北”的目标,把厂建在海西,这是原因之二。
记者:在企业的发展中,海西给你们公司提供了哪些方面的便利?对未来的发展有何规划和建议?
刘建祥:公司成立后,在州、市两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州市发改、工信、环保、市场监管、应急、水利等相关部门均给予政策支持和多方指导,比如,我公司应邀参加了州发改委组织、省发改委民营经济局领导参加的民营企业座谈会,让我们能够直接反馈企业目前经营情况和存在的困难;又如州工信局为了做好州属企业上下游对接,就我公司经营范围向中信国安钾肥、五矿盐湖等央企国企发送推荐函,为公司拓宽了销售范围,同时扩大了影响力。
公司成立时间不长,我们在宣传推广昊航产品的同时坚持昊航品质,用真诚的服务和过硬的产品扎根海西,为海西州水利和市政项目提供价优、放心、高质的产品。未来随着销量的增加适时启动公司二期建设,增加产能,同时开拓兄弟州县和临近省份市场,提升市场占有率。
我有两个建议:一是建议用活用好支持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做好上下游对接,促进企业发展。二是在融资、创新等方面给予更多的支持,提升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作为民营企业,我将扎根海西,为海西经济建设贡献力量。
记者:我州把加强招商引资作为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持续扩大开放、融入和服务全国、全省大局,发挥比较优势、实现绿色转型,促进就业增收、推动民族团结的重要抓手,深刻把握引领时代浪潮的新形势,跳出海西看海西、站在高处看海西、立足大局看海西,处理好保护与发展、存量与增量、招商与选商、当地与飞地的关系,以更高水平的开放、更高质量的招商推动全州经济发展“活起来”。在这里,我们热忱欢迎四海宾朋走进海西,在这片希望的热土上投资兴业,共同创造美好未来。
招商引资是经济工作的“第一抓手”,是注入经济活力的“源头活水”。近年来,我州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围绕建设产业“四地”及重点产业链发展布局,立足区位条件、资源禀赋、环境容量、产业基础,深入实施招商引资“一把手”工程,着眼培育体现海西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完善政策机制、持续优化招商结构、努力提升服务保障,招商引资取得明显成效。一个个重点项目落地开工投产,一条条产业链条加速形成,一系列营商举措持续发力,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近日,海西融媒会客厅邀请到了州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代斌;州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州招商局局长马娟;青海华汇昊航管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建祥,通过他们的视角去感受我州在招商引资、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所做出的努力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