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隧道地处海拔3000米左右的高原、高寒地带,现场施工环境恶劣,目前东祁连山隧道24个作业面已全部进入正洞施工阶段,已完成正洞掘进10760.85米。项目部通过‘长隧短打’的方式,高效推进隧洞施工,不断加快东祁连山隧道贯通进程,为早日实现川青铁路建成通车创造有利条件。”项目负责人介绍。
目前,兰新铁路甘青有限公司承接代建的川青铁路甘肃、青海段已全面进入建设高峰期。截至2月底,全线隧道已贯通13座,其中青海省境内隧道已贯通7座。
提“质”增效——
发展脉动愈发强劲
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化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是国家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重大战略举措。
2月26日,全国规模最大的“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基地电源项目——柴达木格尔木东沙漠基地电源项目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开工。这一项目的启动,标志着中国在“沙戈荒”地区新能源开发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该项目总规模1924万千瓦,总投资约800亿元,新能源装机占比85%。创造了目前国内规划建设容量最大、总投资最大、新能源占比最高、包含海拔最高的超超临界火电项目的“沙戈荒”新能源外送基地电源项目,全国首个跨省跨经营区新能源外送基地电源项目的纪录。
“我们立足战略定位、结合资源禀赋,创新‘多能互补’特色融合发展模式,充分利用风、光、火、储各类电源互补互济特性,调节多种发电方式,优化各类电源规模配比,提升电能质量。通过±800千伏、800万千瓦容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送电至广西,青海绿电将跨越千里,点亮八桂万家灯火。” 华电青海公司党委书记、执行董事王涛说。
走近青海省投3×660MW火电机组建设项目现场,机械轰鸣,施工人员各司其职,有条不紊地忙碌着,呈现出一片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全面掀起复工复产热潮。
“桥头发电公司紧扣保投产核心目标,细化分解2025年建设任务,精心编制各关键节点详尽施工计划,将工期精确到月、细致到周,通过每日跟踪人员返岗信息,保障人员、现场工程机械及物资高效进场。截至目前,1500名建设者全员返岗,以‘开局即冲锋’的奋进姿态抢抓施工黄金期。”青海桥头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马元礼介绍。
该项目是青海省稳定经济基本盘的重点工程,肩负着青海省能源发展和产业“四地”建设的重要使命,建成后年发电量达90亿千瓦时,服务青海新能源更大规模开发利用。
在“追风逐日”中,都兰“风光”发展迅猛。在这里,大唐海西州都兰县清洁供暖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该项目采用“电极锅炉+空气源热泵+储热水罐”方案新建清洁供暖热源站代替现有燃煤热源站供热,利用空气中的热量作为热源,并通过蓄热技术实现经济运行。项目共计4个供热站,清洁供暖总面积约126万平方米,年供热量约86万吉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