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氯化镁”生产基地·青海省格尔木市察尔汗盐湖欢迎您!      全国统一销售热线:400·887·6363
 扫一扫 手机站
全部产品分类
 资讯中心
    
以创新与开放为翼驱动盐湖产业“航母”启航
来源:青海镁业 | 作者:qhgem | 发布时间: 2025-02-14 | 124 次浏览 | 分享到:

  悠悠岁月,从无到有,海西盐湖产业经过近70年的开发,从土法上马到多项世界领先技术;从单一的钾肥产品到钾、钠、镁、锂等系列产品开发;从工艺落后、不成规模的原始开发模式到产业体系日益完整的现代产业集群,盐湖产业这一海西最大的优势资源在科技创新的推动下,从一滴卤水开始不断蜕变。

  作为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地,海西州正以“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为目标,通过招商引资、科技创新和生态优先的多维布局,开启从“资源宝库”向“产业高地”跃迁的新征程。

  2024年,海西州致力转型升级,产业质效稳步提升。启动了格尔木盐湖绿色产业园建设,全力推进盐湖资源有序开发、产业绿色发展。1000吨氢氧化锂等项目顺利建成,国内最大的万吨食品级氧化镁项目建成投产。生产钾肥748.96万吨、碳酸锂13.39万吨,分别增长4.8%、21.8%,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新能源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高原春寒未散,发展热潮已涌。州委十三届九次全会强调,要紧紧围绕加快构建符合海西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深入研究产业“四地”融合发展思路,全力推动盐湖资源有序开发和产业绿色发展,启动格尔木盐湖绿色产业园建设,加快格尔木陆港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国际货运班列和铁海联运专列提质扩容,实现“镁”系盐湖化工产品“青货出青”。

  回首过去一年,海西时刻牢记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重大使命,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着力培育体现本地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产业向绿而行、向新而进、向数而融,具有海西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步入快车道。

  资源禀赋与产业升级的双向奔赴

  柴达木盆地这片被誉为“聚宝盆”的土地,承载着中国盐湖产业的未来。33个盐湖星罗棋布,3400亿吨无机盐资源潜藏其间,其中钾、锂、镁等关键战略资源储量占据全国九成以上。过去十年间,海西盐湖产业已从单一的钾肥生产基地蜕变为涵盖锂电材料、镁基新材、钠资源利用的综合性产业集群——全国77%的钾肥、超20%的碳酸锂从这里走向田间地头与新能源生产线,镁系产品更以技术突破打破国外垄断,成为高端制造业的“隐形冠军”。

  在“双碳”目标倒逼下,海西盐湖产业的转型步伐持续加速。58个科技创新平台构筑起技术攻坚网络,“智能盐湖”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从卤水开采到产品出厂的全程数字化管控。当特斯拉、比亚迪的电池原料清单上频繁出现“海西造”锂盐时,这片高原已悄然嵌入全球新能源产业链的核心环节,而“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模式,更让每吨盐湖资源的附加值提升30%以上,曾经的“废料”镁钠如今化身航空航天、生物医药领域的“黄金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