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氯化镁”生产基地·青海省格尔木市察尔汗盐湖欢迎您!      全国统一销售热线:400·887·6363
 扫一扫 手机站
全部产品分类
 资讯中心
    
揭秘四书五经智慧,入门儒家思想精髓,塑造卓越人生
来源:青海镁业 | 作者:qhgem | 发布时间: 2025-01-13 | 177 次浏览 | 分享到:

  前言

  历史是一面明镜,能让人于曾经的过往中感知到未来的方向,从而坚定信念、坚定前行的脚步。为此,我们本着最良好的愿望,撷取了历史长河中最美的几朵花汇入《四书五经入门》这本书,呈现给读者。

  “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这四本儒家经典书籍的合称,“五经”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这六部儒家经典书籍的合称。在了解儒家的这些书籍之前,还是有必要对儒家的学说做个初步的介绍。

  儒家学说,简称儒学,它的核心内容是儒家思想,由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孔子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它的表现形式是一些道德行为准则。在政治学上,主张仁政、行王道,通过礼来理顺君臣、官民和各种社会关系;在伦理学上,以“仁”为核心,强调通过提高自身修养来实现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在历史学上,注重编修历史,并于记叙中体现微言大义;在经济学上,主张重义轻利、重官轻商、重本抑末;在教育学上,格外强调道德培养的重要性,并把“仁”作为最高道德准则……儒家学说的创立者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其中的孔子被尊为一代宗师。后来的各代中虽各有发展,但都以孔子和孟子的思想为核心。

  “四书五经”基本上都是由孔子与他的弟子及传袭者编纂完成,所体现的都是孔子所尊创的儒家思想。孔子所生活的年代,礼崩乐坏,诸侯纷争,社会动荡不安。孔子的心性中,有心怀天下的抱负,而且他在年少时,就对国家治理的各种问题发表见解,进行思考。他也曾希望通过仕途之路来为国效力,但始终于仕途上不得志,只做了些小官。后来,因鲁国发生内乱,他不得不逃往齐国。到了47岁时,他退出了官场开始修著《诗经》《尚书》《礼记》《乐》,并率领众多弟子走遍各国宣扬自己的儒家思想。到了68岁时,他才结束周游列国的行动。所以说,孔子的一生,都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这些经历,也成就了孔子思想的迸发。由此,我们也就知道了“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事业前行的阶梯,“天人合一”思想的精髓,“朝闻道,夕死可矣”的精神超脱……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得益于孔子,我们还能领略到纯真的生活之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是一种心灵之美。“桃枝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这何尝不是一种情感之美!

  到了汉代,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儒家学说被推到了无比尊崇的地位,进而成为历朝历代统治天下的思想基础。它对中国的影响全面而深远,可以说已成为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了元代延佑年间(1314—1320),随着科举考试的恢复,把出题范围限制在“四书”之内后,“四书五经”便成为全社会必备的书本。明、清沿袭以“四书”内容限题并推出“八股文”考试制度后,“四书”就由儒学的重要经典,一跃变成了每个读书人的必读书,成了全国统一的标准的小学教科书。这些书,也就由官府普及到民间,以它的精神力量,影响和改变着社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