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是促进科学技术转变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在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除了生产项目建设的平稳推进,盐湖股份公司全面推进盐湖资源开发中试基地建设,打破科技研发与成果转换“两张皮”。其中,一期项目总投资1.19亿元,现已顺利交工验收,二期工程地基建设也在紧锣密鼓施工。预计今年将有20个中试项目入驻,包括钾钠板块4个,锂板块5个,镁板块9个,稀散元素2个。对于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技术的研发,科技成果的转化,人才是其中的关键要素。盐湖股份公司持续加大人才引进工作,在公司内部营造“人人皆为人才、人人皆可成才”的和谐环境,先后出台《引进人员薪酬福利补充》《科技创新“揭榜挂帅”制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盐湖股份公司专利奖励办法》《盐湖股份公司专利奖奖金分配办法》等制度保障人才权益。加快建设科研创新体系,打造异地研发机构,设立了北京盐湖科创分公司、成都科技分公司,并推进青海省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建设,不断抢占产业高地,持续形成创新洼地,加速推动企业由资源开发型向科技驱动型转变。
智慧盐湖
——以“数”赋“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在盐湖股份公司钾肥分公司供给车间的主控室内,一名技术人员正坐在电脑前,轻点鼠标切换“5G+水采船”监控画面,精准掌握船体行进方向、打矿量以及故障点。而这个画面曾经需要3个人24小时围着一艘水采船才能完成。
2021年以来,盐湖股份公司携手通信行业顶尖集成商,将5G为代表的前沿技术与钾肥生产装置相结合,打造了新一代智能水采船。通过5G网络,水采船上成功“嫁接”了设备状态检测与故障预测边缘计算、数字孪生、红外成像等高端技术,不仅实现了船只的远程操控,还帮助钾肥高效生产,更助力生产管理者实时检测钾肥生产过程。
“通过3D数字孪生技术,可以动态形象地监测实时生产状态、各组件的工程情况和实时参数,全船设备可视化率达到97%,实现钾肥生产的全生命周期的动态检测。”盐湖股份公司信息化管理部副主任戴杰说。
车间是所有企业最基本的单元,也是智能改造升级的窗口。除了将5G技术“植入”水采船之上,其他生产车间同样也是“赋智增效”的受益者。走进钾肥生产车间,数字化生产线正在高效运作。
“钾肥生产基本实现自动化操作,只需要动动手指点击鼠标,一条生产线就能轻松实现六七千吨的生产,极大地降低了我们的劳动强度。”作为钾肥生产的主力车间,加工一车间副主任莫维军高兴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