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海省质量强省领导小组办公室举办中国质量万里行——青海质量行暨2023年青海省“质量月”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在启动仪式上发布了2023年青海省质量管理十大典型案例。
典型案例一
以技术创新为导向 建设水电精品工程
——中国水电四局试验中心白鹤滩试验班组
一、基本情况。中国水电四局试验中心承担白鹤滩水电站大坝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原材料检测及现场混凝土质量控制等工作。白鹤滩水电站是目前在建世界第二大水电工程,为混凝土双曲拱坝设计,工程首次采用低热硅酸盐水泥进行全坝段混凝土生产浇筑,填补了中国筑坝混凝土工程史上的空白。白鹤滩试验班组成立于2016年,以“百年大计,质量第一”为方针,以建设“精品工程”为目标,全面开展质量管理工作。
二、主要做法。建立完善各级岗位责任制,积极推广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充分发挥技术攻关小组、QC(质量管理)小组作用,强化质量监督,实行质量考核奖惩,推动质量创优增效,形成以技术创新提质增效为导向的质量工作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制度化、流程化“五化一体”模式,有效解决配合比、工艺工法等多项问题,保障了工程建设质量,节约成本近1亿元。
三、成果成效。班组荣获第四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QC(质量管理)小组成果获电力行业一等奖、全省二等奖,技术能力获省检测行业团体二等奖等多项荣誉,发表专业论文多篇,低热水泥混凝土性能研究成果为行业提供技术指导,取得《水工混凝土出机口质量控制工法》《拱坝测温件埋设工法》等多项实用新型专利。
典型案例二
建立四级养老服务体系 全力打造“高原幸福养老之城”品牌
——西宁市获得养老领域工作成效明显地方国家督查激励
一、基本情况。西宁市将提升养老服务质量作为重要民生工作,通过打造四级养老服务体系,统筹农村养老服务发展,引进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加大信息化应用,不断深入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老年人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得到不断提升。
二、主要做法。一是“一张网”做实原居安养。紧盯养老设施建设,2022年全市养老服务床位达到4090张、护理型床位达到3222张、社区养老服务设施128个、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44个。二是“一碗饭”做暖社区养老。紧盯老年人用餐难,建成中央厨房和爱老幸福食堂148个,形成“十五分钟”助餐服务网络。三是“一张床”做优居家养老。紧盯老年人居家照护难,在全省率先开展“家庭照护床位”试点工作,在全市建设家庭照护床位2480张。四是“一平台”做强普惠养老。紧盯老年人精准高效服务,建成全省首个市级智慧民政信息平台,实现“一屏通”“一点通”“一卡通”“一键通”可触及、有温度的多元化养老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