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察尔汗,秋水凌凌,湖鸟成群,一派生态和谐的景象。湖水之滨,我国最大的钾肥生产装置正开足马力,抢抓生产旺季。
抢抓生产旺季 确保完成全年生产目标
8月24日,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钾肥分公司生产车间内,轰鸣的机器忙个不停,一粒粒洁白的钾肥下线后被运输皮带运送到包装车间入袋封装。伴随着火车的鸣笛声,这些钾肥被运往全国各地,为国家的粮食安全发挥着“压舱石”的作用。
作为钾肥分公司的主力车间,生产一车间承担着钾肥分公司全年近70%的生产任务。11时,在新百万吨装置区域,车间主任丁启军检查完生产现场情况,匆匆回到办公室准备参加车间的生产沟通会。
“这几天确实忙,现在正是钾肥生产黄金期,乘着最近天气好,我们要抓紧时间把产量追回来。”顾不上多说,丁启军拿上记录本就离开了办公室。
镜头转向湖面,蔚蓝的天空下,30条水采船正有序采集原矿,在阵阵浪花中,源源不断地把矿浆输送进钾肥生产车间。
“6号船,请把流量带起来。”“11号船,调整好切割头不要打黑泥。”湖面上,这么多条船有序运行离不开运行主控室这个“大脑”的指挥调度。主控室里,运行主控室的工段长裴建凌通过对讲机有序指挥调度船只。
“现在是生产出矿的重要时期,我的任务就是争取最大限度保障后续生产车间的原矿供给。”裴建凌一边看着各船流量数据,一边认真地说。
生产的连续稳定,离不开设备的正常运行,尤其是在生产的黄金季节,设备的“安、稳、长、满、优”直接关系到生产任务能否完成。在生产四车间热熔装置浓密机旁,车间钳工刘铎松正在巡检设备,每一个小时就要巡检一次。
钾肥分公司将最大限度保证成矿卤水供应,在高蒸发期实现盐田多晒矿多养矿的目标,对接好矿、产、销、运、维各个环节,为生产平稳、高效、满负荷打好基础,努力完成全年生产目标。
有效投资稳步扩大 奋力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前不久,盐湖资源开发中试基地首个项目——“高收率氯化钾冷结晶新工艺研发与工程化示范”中试装置搭建完成,并顺利通过单机调试和水联动试运行,为青海盐湖提钾工艺再提升、再突破提供了验证条件,为后期一系列中试项目加速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试,是中间性试验的简称。作为青海省盐湖资源矿产开发大型专用中试基地,盐湖资源开发中试基地分两期建设,其中,一期项目建设总投资1.19亿元。将致力于促进科研与产业紧密衔接,推动科研成果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着力建设现代化盐湖产业体系,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和无机盐化工基地;推进盐湖化工向锂电、特种合金、储热、耐火阻燃等新材料领域拓展;持续巩固和提升全国钾肥生产基地地位。
以项目建设之“进”,支撑发展之“稳”。上半年,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重点项目建设累计完成投资2.33亿元,25项在建及续建工程项目悉数启动,6项重大投资处于实施阶段,各重点项目紧盯时间节点,有效投资稳步扩大,奋力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今后五年,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将围绕盐湖资源展开全方位、综合性的系统研究,力争在钾产业提质增产方面取得更好效果,锂产业方面有较大突破,镁产业方面解决“卡脖子”技术瓶颈,稀散元素方面有一定的技术储备,进而实现盐湖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实干担当 加快推进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
一滴卤水的背后,是青海以实际行动为落实“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责任担当。
今年初,为加快推进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促进盐湖产业高质量发展,我省印发了《青海省加快推进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促进盐湖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从强化盐湖资源保障、提升创新驱动能力、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梯度培育市场主体、加速融入“双循环”新格局、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六方面入手,旨在加快推进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建设。
《措施》提出,要加大盐湖资源勘探,开展重点开发盐湖矿区浅层可利用资源核查,详细查明资源储量变动、保有资源储量及可利用性,同步完善和启动矿区资源开采动态监测网建设,为盐湖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值得一提的是,设立中国盐湖集团的事宜也提上日程。《措施》明确表示要加快组建中国盐湖集团。具体来看,青海将细化中国盐湖集团筹建方案,在市场需求、资源落实、技术成熟、经济可行的前提下,引进大型央企,整合相关企业组建中国盐湖集团,建立集团上下游企业之间用料优先供应协同合作机制,促进产业分工,参与国际产能、技术合作,提升国际化水平,打造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主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