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氯化镁”生产基地·青海省格尔木市察尔汗盐湖欢迎您!      全国统一销售热线:400·887·6363
 扫一扫 手机站
全部产品分类
 资讯中心
    
青洽会上的盐湖开发“新药方”:扩产锂、突破镁、稳定钾
来源:青海镁业 | 作者:qhgem | 发布时间: 2023-07-25 | 1013 次浏览 | 分享到:

马黎春表示,青海盐湖资源综合开发过程中配套氯平衡存在产业链条长、技术难度高、项目投资大、煤炭等能源需求大等问题。

氯平衡的煤炭需求有多大?据马黎春介绍,目前建成的10万吨金属镁副产氯气达30万吨,配套的氯平衡装置项目投资数百亿计,煤炭需求近800万吨。若规划再建设50万吨金属镁项目,副产氯气达150万吨;同时发展一定规模的金属锂、金属钠均有大量氯气产生,若采用烯烃工艺平衡氯气,预计需新增2500万吨煤炭平衡氯气。

从企业角度,李小松则认为,现阶段企业在镁产品开发上的投入严重不足,未来应避免企业间低端同质化竞争,同时不断提升镁产业创新能力和水平,开发精细化、功能化产品,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

挖掘低品位钾盐潜力

智研咨询报告显示,全球钾资源大部分位于加拿大、俄罗斯、白俄罗斯、德国、南美、中东以及亚洲。其中,钾资源前三的地区分别为加拿大、白俄罗斯和俄罗斯,占比分别为31.43%、21.43%和11.43%,而中国以10%的储量占比位列第四。

据了解,钾在自然界没有单质形态存在,钾元素以盐的形式分布。钾盐是农业不可缺少的三大肥料之一,只有少量产品作为化工原料应用在工业方面,我国钾盐供需缺口一直很大。为确保粮食安全,我国已将钾盐列为重点短缺矿种,2016年11月,国土资源部将钾盐列入“战略性矿产目录”。

在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暨锂产业发展论坛上,郑绵平表示,近十年来钾盐资源处于高强度的开发,每年都是五六百至七八百万吨的开采,钾盐后备资源储备不足,要继续寻找钾盐资源接替基地。

马黎春也指出,中国成钾的大地构造背景是小陆块、多期次拼贴,因此我国以陆相盐湖卤水钾矿为主,开采服务年限仅几十年,后续接替资源不足,急需突破瓶颈,挖掘低品位钾盐潜力,同时拓展海外钾肥基地。

在国内,钾肥第一大生产企业是盐湖股份。数据显示,2022年,盐湖股份氯化钾企业钾肥产量为580万吨,销量为494.11万吨,在国产钾肥市场达到73.2%以上占有率。

对于钾资源的开发,马黎春表示,我们将以盐湖资源平衡开采、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为重点,支持低品位固体矿石再利用,延长矿区服务年限。

    
×